用一句话说明学习养育女孩的意义:
当你的女儿长大时,你会看到,你给她的童年,与她如今的品质,息息相关。
当你离开一个优秀女人时,她会继续精彩地生活,并把你教给她的一切传给她的后代。

女孩成长的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出生到2岁时——安全感,我是否被爱,是否安全。

研究人员用高速相机记录了妈妈和宝宝之间的互动过程,发现妈妈和宝宝之间存在默契的呼应,这些对话能够帮助孩子确认妈妈对她的爱,这有助于她在成人后察觉他人的情感,学会共情。
但如果妈妈的回应有一点延迟,宝宝就会抓狂,发出激烈的哭声。这时候妈妈用她特有声音回应,如“怎么了,噢,亲爱的,宝贝儿”,她就很快安静下来。在得到数千次这样的安抚之后,她的大脑就逐渐形成了一条从压力通往放松的通道,这也是她今后将使用的通道。
我们都知道,人际交往的重要性,但其实关键期是在6~12个月,婴儿非常看重谁在她的身边,而且女孩比男孩对社会关系更加敏感。婴儿是不会自己安抚自己的,所以他们很容易烦躁,嚎啕大哭,照顾者需要帮她们平静下来,抱起来,安慰她,帮他放松,以后她也会学会安慰自己。
宝宝需要平静和安抚,但也需要伴随着兴奋、快乐,比如躲猫猫游戏,爸爸们会把孩子高高地抛在空中,追跑打闹。有研究表明,跟爸爸们一起疯玩长大的孩子比那些只玩温和游戏的孩子,抗压能力要高得多。
陪孩子玩是非常重要的事,玩耍能够激发她们大脑的潜力,爱玩的人都善于创新,而且在开心状态下长大的孩子不畏缩,也不木讷,活力十足。对这个时期的各种早教项目应该说不,不要把自己的孩子交给一些陌生人,记得她真正需要的是你!
第二阶段:2岁-5岁——学习、探索世界是否有趣、快乐。

这个阶段的女孩子们的重点就是探索。艺术、运动能力,都是从1~5岁这个阶段开始的。有研究表明,父母对孩子的说话方式是男女有别的。对于男孩,可能更多地会加入数字、空间等概念,而对于女孩,则更多地强调感受和美。
也就是说,我们无意中就开始对男孩灌输理性感受,对女孩则强调情感体验。事实上,父母可以多跟你的女儿谈数字、搭积木,这对培养他们的数字空间能力大有裨益。
无需给孩子们买那些用电池和闪灯组成的新潮玩具,那些东西实际上中看不中用,对培养孩子的动手、探索能力帮助不大。如果孩子们的玩具、玩偶堆成山,那么她们也无从下手,给孩子准备几样玩具,放到方便易取的盒子里,经常换几样就可以了。对女孩子来说,一些废纸、彩笔、蜡笔、颜料、废旧贺卡、贴纸就是一个非常有创意的玩具库。
女孩无疑比男孩更爱美,但有些妈妈把女孩妆扮的美过头了,各种漂亮带褶皱的裙子、漂亮的头饰和鞋子只会让束缚住孩子探索的手脚,反而那些方便结实的衣裤能让她肆无忌惮地玩水、泥巴、颜料。不要给女儿买那种特别强调外表和着装的玩具,女孩也会喜欢火箭、城堡、卡车的和农场的。
要温和但坚定地教给女孩纪律和规矩,帮助她们处理自己的感受。
第三阶段:5岁-10岁——与人交往、和平相处

从发展过程来说,小婴儿并不会对和她一样呆萌的婴儿有多大兴趣,因为爸爸妈妈更好玩。3岁以下的孩子在一起能好好相处的时间也超不过几分钟。但到了4、5岁后,女孩子们就可以在一起好好玩那些幻想和假扮的游戏,比如百玩不腻的过家家。这些游戏是培养创造力的基础,而且我们是在玩耍中学会了如何与他人沟通。
对于女孩来说,朋友如同氧气一样重要。同龄的男孩与朋友干一架,可能一小时后就又在一起厮混了,但女孩和朋友发生别扭后却没那么容易走出来,她需要家长们关心她,抚慰她,父母是她社交上的领路人,但大部分情况父母完全可以不用干预,在她求助时,帮她分析,给予建议就可以了。
在交友方面,妈妈是女孩子在社交上的榜样。如果夫妻之间经常当着孩子面情绪失控,要么她完全和你不一样,要么就完全一样,所以,那样做是非常愚蠢的。
在妈妈和宝宝的关系中,如果没有建立起安全的连接,那么孩子成年后也会有这方面的问题,男孩子会逃避或者不信任妈妈;但女孩却相反,当妈妈们抑郁、疏离、愤怒,她会更靠近妈妈,试图帮助她、安慰她。这些女孩在交友时也会更愿意和焦虑和压抑的人在一起,因为这些人有妈妈的影子,她要帮助她们。
第四阶段: 10岁-14岁 ——了解内心,发现自我,发现真正的快乐

这个阶段的女孩需要更多的关注和陪伴,需要多教导、多解释、多询问,参加更多有意义的活动,而不是把她推出去让她独自成长,承受各种压力。
我们常说,教育不是装满一桶水,而是点燃一把火。美国研究青春期的顶级专家彼得·本森的火花理论,认为所有的青少年儿童都具有某种火苗,他将火苗分为三类——天赋(如写作、绘画),性格(勇气、同理心),承担某项任务(如保护大自然)。父母的任务就是发现和强化孩子的火花,这些火花能够让孩子们在学校表现得更快乐、自信和健康,还有比这个更重要的事情吗?
这个阶段,要帮助她们判别是非,也就是王阳明所说的“致良知”。父母应该给自己的女儿找到精神榜样,比如经常和她们交流,参加她们的音乐会和运动会,理解她们的困难、困扰,帮助她们与别人更好沟通。
第五阶段: 14岁-18岁 ——踏入成人世界,我能对自己负责吗

14岁的女孩,她度过了青春期,是不是可以放手了?或者完全把她当朋友,这样大人是会轻松不少。
但请记住,答案是NO,她们的大脑前额皮质的控制中心还没有“完工”,当她有压力、紧张时,大脑的“杏仁核”——冲动和情感反应的中心,就会马上控制她。
所以,这时候她们仍然需要父母,而不是朋友,你需要规定她晚上几点必须在家,禁止饮酒,随时知道她在哪儿,和谁在一起,这正是有责任心的父母应该做的。
这个阶段的孩子应该学会自立、思路清晰、情感强大、处理好和别人的关系、做事有目的性,告诉女孩们自己要为自己负责,保持清醒和警觉,这可以保护自己。

了解更多内容,欢迎加入樊登读书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