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在的零售行业,作为投资者和管理者,大家都面临一个同样的问题,就是员工不好招,员工不稳定。这个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我记得2000年左右,到超市上班的员工是很看重这份工作的,那个时候超市员工月工资大概在400元左右,绝大多数员工都能做到勤劳,上进,也不会轻易离职。现在超市员工月工资已经达到2000元左右了,可是大多数员工并不很珍惜这份工作,稍不如意就离职了。
超市大发展也就是从2000年左右开始的,而国企下岗高峰期也正是2000年左右,所有那个时候的超市员工大多都是国企的下岗员工,员工的上班素质和纪律性比现在好的多,下岗职工大多要养家糊口,生活压力也大,所以 ,也很珍惜这份工作。现在很多超市中高级管理人员原来就是国企下岗职工从新开始成长起来的。
现在的员工要就是80、90后,没有在很正规的企业经过培训学习,有有不是很愿意从事辛苦一些工作,选择机会比过去也大一些;一部分40、50员工生活压力也没有过去压力大了,有的小孩参加工作了,有的征收了,所以,现在超市员工都不会很珍惜自己的工作,造成员工极不稳定。
除了个别的很有上进心的员工能主动学习,积极向上工作外,很多员工就是混日子,有一部分是在家打牌实在打的很无聊了,才出来上个班,散散心,聊个天的。而大多数中小超市的投资者也不愿意过多的投资员工的培训学习,真正下功夫去培养人,当然,这样的投资者也没有长期发展的目标,将投资其实也是投机,看着超市好做,投机一把,风向一变,就转让关门不做了。所以,现在每年开店的多,关店的也很多啊 。
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准比过去提高 了不少,工作机会和收入来源也大大增加,很多家庭主妇就是不工作也能生活的很好。而超市工作属于比较辛苦的服务工作,相对过去来说,工作吸引力没那么大,而并不完全的工资待遇高低问题。工作环境,工作的荣誉感和成就感也很重要。
那么我们呀怎样稳定员工队伍,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呢?这个问题将复杂确实也复杂,将简单确实也简单,从员工来讲,大多数员工大多都愿意进入有使命有发展目标的大公司,待遇在行业中是中上水平,有社保,其他福利当然越多越好。工作环境好,员工有上升机会,如培训学习机会,提职加薪机会,工作激励机制等,作为一个超市或者工资,也需要尽量创造更好地工作条件,就是初创公司,条件差点,也要有一个愿景吧,公司的愿景和个人的愿景能够统一起来,员工觉得这个公司有发展,有前途。也愿意努力做好的,做好了有好的回报,也不会轻易离开的。就是暂时困难一些又有什么关系呢,所以投资者和主要的管理核心对这个问题要有充分认识。
在一个就要明确发展阶段,发展目标,考核机制,公平公正,承诺兑现,每一个所做贡献都能得到体现,在制度面前,人人平等,做好做坏待遇就是不一样,任人唯贤,有能力就有机会提升。做到一个良好的用人机制,个人发展了,公司也发展了。
中小企业最大的问题就是考核机制不能切实执行,主要是奖罚不能完全兑现,当然,有的可能是考核方案不切实际,有的估计的投资者不愿意真正奖励那么多,打折扣了。如果这样将士对企业最大的损害。
所以,制定的考核方案已定要兼顾投资方,管理者,和员工多方面的利益,甚至包括社会效益。切合实际能够达到激励的目的。并且,考核方案要简单易行,操作简便,定性的指标少,定量的指标多。客观公正。简单透明。按月按季按年的考核及时兑现,形成良性循环,而对于考核方案实施几个月后,确实有不合理的地方,也要充分听取意见,修改公布在执行,修改前按到原方案执行。诚信为本,制度大于总经理!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企业文化一定要贯彻到各个工作岗位的每一项工作的,而不只是一个口号而已,丰富职工文化生活,适当开展一些拓展训练,旅游,外出学习同行业先进 经验的活动同样能加强员工的凝聚力。
最小的企业,也要有培训,培训能够不断加强大家对企业的向心力,学习新的行业知识,交流大家的工作心得,进一步加强个人愿景和公司愿景的结合统一。明确目标管理,不断总结经验,完善制度创新,加强团队建设。大家在公司一种团结向上、积极工作的七分钟你追我赶,谁还会有心思去八卦工作之外的事情啊 ,这样员工积极性自然就提高了,队伍也就稳定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