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三界

作者: 死生刹那 | 来源:发表于2018-10-18 06:50 被阅读657次
世界

佛教里的三界:欲界六天、色界和无色界,不是指道教中的“天”“地”“人”三界。

欲界六天,包括“四天王天”和“四天王天”之上的天界。

欲界六天的最底层是“仞利天”,仞利天的主人叫“帝释天”,意为“天帝”。在“仞利天”里,有三十三个天国,因此“仞利天”又叫“三十三天”。仞利天在须弥山山顶,还不处于天空中。因此仞利天和四天王天又叫“地居天”。

仞利天往上的四重天就处于空中了,所以上面的四重天统称为“空居天”。

仞利天往上依次为“焰魔天”“兜率天”“化自在天”和“他化自在天”。这四重天一层比一层美好,一层比一层快乐。

以上便是“欲界六天”。

欲界往上还有“色界”。这里的众生已经摆脱了食欲和色欲,但是还有形体,因此叫做“色界”。色界一共十七层天,这十七层分为四组,又叫色界四禅天。对于色界每层天的场景,佛教中没有过多描述。

第一禅天有三层天,最上面的叫梵天,佛教能够教化的范围,最高止于梵天。

第二禅天里有个“光音天”,用身心所发出的光明交流。但是传说光音天的众生有一天来到了人间,吃了人间的食物,有了欲望,所以进入了轮回,轮回成了人。所以,佛教中有个说法就是“光音天”是人类的始祖。

往上的天就没有名字了。

色界往上是“无色界”。这里的众生已经摆脱了形体,所以无法描述。

可是,可是,这三界里的众生都有寿命,都是有情众生。

就算他们的生命不可思议的长,但终有结束的一天。而他们死后,还要堕入轮回。

佛教的目标是不再轮回,所以三界不是佛教最终的奋斗目标。

归纳自《佛祖都说了什么》

相关文章

  • 佛教三界

    佛教里的三界:欲界六天、色界和无色界,不是指道教中的“天”“地”“人”三界。 欲界六天,包括“四天王天”和“四天王...

  • 道教三界与佛教三界的区别

    神话宇宙 中国神话宇宙离不开释、道两教。 这两大神话宇宙的主宰的世界观,都提到了一个基础的概念,那就是“三界”。但...

  • 外道禅 小乘禅 世间禅 大乘禅之诠释

    佛教最初传到中国的是禅宗(禅宗是佛教至高无上的正法门,净土宗是横超三界的方便法门)。禅宗可分为外道禅、小乘禅、世间...

  • 通往地狱的路,还不如走得慢点

    1。 在佛教的世界观中,三界众生在六道中生死轮转,遍尝诸苦,不得解脱。贪嗔痴,被佛教称为“三毒”,是众生无法超出轮...

  • 三界是哪三界

    大多数人提起三界,就会以为是魔界、人界、神界。但其实佛教的三界是依据人的欲望和境界来分,分成欲界、色界、无色界。 ...

  • 瑜伽老师讲维摩诘经2019.3.6

    维摩诘为般若经,是三藏法师和鸠摩罗什译,此经赞大乘佛法。 佛教对宇宙的看法,认为天堂有三界二十八天之分,所谓三界二...

  • 三界六道的解释

    佛教中有三界六道的说法,为我们描绘了一个虚空又真实的世界。为了简单的说的明白,我们先做一个分层,比如第一层是三界—...

  • 二十诸天、八方天和天龙八部

    佛教将世界分为三界,其中欲界有六天,色界有十八天,在诸天界有二十天尊,他们大多是印度教的天神,后被佛教吸收,成为佛...

  • 佛教基础知识

    【佛教基础知识】: 【三毒】:贪、瞋、痴。 【三学】:戒、定、慧。 【四谛】:苦谛、集谛、灭谛、道谛。 【三界】:...

  • 佛教基础知识

    【佛教基础知识】: 【三毒】:贪、瞋、痴。 【三学】:戒、定、慧。 【四谛】:苦谛、集谛、灭谛、道谛。 【三界】:...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佛教三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iytz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