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总想着要早起,一日之际在于晨吗,可总也起不来。闹钟设置了一个又一个,依旧迷迷瞪瞪的继续睡。现在倒好,醒的是越来越早了,想多睡一会儿都不得行。
近段时间的感觉很明显,醒的是越来越早了,一般都不超过6点,可每天晚上我都是11:30左右睡的。可能有人会想,这不正合心意吗,不用设置闹钟就醒了,多好。
好是好,可要维系一整天的状态,或者说一早上的状态都有点困难。可如果早起晚半个小时,早上的状态就差不多了,中午再补一觉,一天的精神也是饱满有活力的。
突然想到了自己暑期在家的早起状态,也是每天醒的特早,而后早上锻炼完就想睡觉,下午也会睡很久。直到有一天晚起了半个小时,那一天的状态肉眼可见的变好了,不过晚起好像也不是我能控制的。
当然,来学校自然早起的状态与在家还是有区别的,这边早上醒来的时候,窗外的光线早已透过窗帘撒在了寝室里,虽然不晃眼,可那透亮的白色光线照的完全没了困意。
要是说北方天亮的早是我早起的外因,这个无法改变。那最近睡觉老爱做梦应该就是导致睡眠质量不太好的内因了。可能有人会想,觉得自己醒早了那就再睡会呗!可问题是醒了之后,我一般也睡不着了。
再进一步分析的话,有两方面的原因导致了自己最近睡眠质量不太得劲儿,多梦。一方面就是精神上的疲倦,另一方面就是身体上的疲倦。
精神上的疲倦不得不涉及到意志力的消耗问题了。大家可以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在相同的时间内一次只专注于一件事情与在不同的事情之间游离,哪一种方式更消耗意志力呢?答案当然是后者。
每天跑步、更文就相当于处在前者的状态,一段时间内只专心于这一件事,精神上反倒是愉悦的。
可到了码论文的时候,那种感觉就不一样了,很难朝着一个既有的目标或者方向前进,写着写着就会怀疑自己之前所写内容的合理性,而后又会跳转到另外一个方向,可写不了多久又来问题了。
在不同目标之间来回的跳跃,没有一个固定的参照点,这是很消耗意志力的。所以很多时候写着写着人就炸了,不想写的。
身体上的疲倦可能更多的体现在运动上,最近的运动量确实有点超量了,能够轻微感觉到身体的疲惫感,可还是把它置于高压之下,只是为了与自己较劲,预防自己某个不着边际的担心。
除了跑步带来身体上的疲倦,而后就是一直奔走在路上的倦怠感。就比如昨天,学个习也太不容易了。想着图书馆开了就去凑凑热闹呗!正好就着早上上完课,更完文去吃个饭,而后直奔图书馆。
可倒好,快走到食堂了,发现校园卡忘带了,折回去拿了卡,吃完饭总算可以去图书馆了。我是想多了,从一楼到五楼都没位子了。背着硕大的包就往教学楼跑,教学楼原来惯常开的最东边教室居然关了,最西边的打开了。
一个中午,在吃饭和找教室的途中花费了一个半小时左右才算安定下来。昨天呼呼大风,十几度的气温居然冒汗了。
归结来说,最近醒的太早,睡眠质量不太好,除了北方天亮的早,还有身体和精神的倦怠感导致了晚上睡的不踏实,老做梦,也就醒的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