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读《皮囊》有感

读《皮囊》有感

作者: Gary妈 | 来源:发表于2018-01-03 11:24 被阅读12次

            经朋友的推荐加入《经典书道院》4班开始和大家一起读书,今天统一读的是蔡崇达的《皮囊》第一片段:阿太的故事。这个有着99岁高龄的老太在她女儿去世的当天,表现得与众不同,在别人都在难过大哭时,这阿太将作为祭品的鸡狠狠往地上一摔,说到“别让这肉体再折腾它的魂灵”,看着女儿的躯体即将进入焚化炉,她也只是乜斜着眼,像是对其他号哭人的不屑,又似乎是老人平静地打盹……正是其阿太这种与众不同的表现吸引了我的眼球,让我把这片段一连串读了好几遍,也让我对《皮囊》这本书提起了浓浓的兴趣。

            我开始思考。该是伤心难过的事,作者的阿太愤怒缘何而来?慢慢的我有了自己的理解。书中说到阿太是个神婆,神婆就是有信仰的人,但凡有信仰的人思维就与常人有别,这点我非常清楚,我的爷爷就是天主教教主,在我很小的时候爷爷会带着我去教堂玩,我现在还清楚的记得当时的教堂是一个很宽敞的屋子,屋顶高高的,在屋里大声讲话都会有回声的那种,屋子里坐着各式人,男女老少,健康的残疾的都有。每个人头上顶着一手帕,嘴巴里念念有词,闭着眼睛,念着圣经。爷爷端坐在讲台上同样闭着眼念着经。这就是我对爷爷最初的印象了,对爷爷印象最深的一次是爷爷的死,爷爷得了癌症。得了癌症就等于离死不远咯!我每天放学后回来看着躺在床上不吃不喝的爷爷,瘦得皮包骨头样,但是眼睛看起来还有神,表情也淡定从容,倒是家里人每天显得很悲伤。日子就这样过了十几天,爷爷的身体越来越不行了,按照当地的风俗,人是要死在长子家大厅地上的,爷爷清楚自己熬不住了,就主动和大伯提出他要躺地上去,爷爷虽然没说话,但他的手势告诉我们他的意思,起先家里人不大愿意,迟迟不愿意这么去做,爷爷急了,自己用力爬起来,手扶着东西,要往大伯家的大厅走去。大伯们见状也就依了爷爷的想法。接着就是爷爷生的几个儿子帮爷爷穿棉衣戴帽子,扎腰巾,穿花鞋子,爷爷端坐在一长凳子上,爷爷很配合儿子们的行为,半点没感到恐惧和难过。虽然我们这些儿孙们都哭得稀里哗啦的,好像天塌下来似的。给我更深印象的是,爷爷的一个举动,当时爷爷的一个裹腿的白布松弛了,爷爷自己弯下腰,把裹在腿上的白布系系紧,感觉要出去办事一样,那可能是爷爷的最后一点力气了。当一切都准备好了后,爷爷在大伯的搀扶下,躺到大伯父家的大厅地上一个事先铺好的草席上。再后来爷爷死了,他让家里人把他的天主教书籍放到棺材里,还嘱咐家里人别给他烧纸、搞仪式等。

            有生的开始,就有死的结束。这是宇宙万物逃避不了的。有些人对待死亡十分恐惧,自己吓自己,有的甚至把自己吓死了。有的人对死却十分淡定,视为寻常,视为同生一样,是人生的一部分,是人生最终归宿。书中的阿太和爷爷的信仰不一定一样,但是有信仰的人都看淡生死,视死如归。

相关文章

  • 看见他人,看见自己

    ------读蔡崇达《皮囊》有感 用了4天的时...

  • 【书摘】皮囊

    苦难似乎是人生的必修课。 ——读《皮囊》有感 ———————————...

  • 读〈皮囊〉有感

    这本书我看完之后才发现是一本自传,书名有着很深的寓意,皮囊标志出生命的限度,生活的限度。 今天我破天荒地没有...

  • 读皮囊有感。

    前段时间读完了蔡崇达写的《皮囊》,趁着现在还有所印象把一些读后的感悟写一写。 皮囊这本书虽然是一每个小...

  • 读《皮囊》有感

    “肉体是拿来用的,不是用来伺候的” 引用《皮囊》 如今的生...

  • 读《皮囊》有感

    培训期间,我带上了《皮囊》这本书,为的是有空之余可以多多阅读。我是个不善于表达的人,后来我觉得既然是看了一本...

  • 读《皮囊》有感

    在暑假期间我读了皮囊这本书,刚开始看到首页是,一位当代作家说这是作者花费了很长一段时间完成的这本书,所以...

  • 读《皮囊》有感

    刚读完蔡崇达的《皮囊》,心中泛起点点涟漪。《皮囊》是一部有着小说阅读质感的散文集,也是一本“认心又认人”的书。 读...

  • 读《皮囊》有感

    最近阅读了蔡崇达《皮囊》,给了我很深刻的感触,读完后意犹未尽。作者仿佛直面着读者说生活从来不是简单的梦想及磨难,也...

  • 读《皮囊》有感

    今天把蔡崇达的《皮囊》看完了。 我不会去强行看多遍,看完后什么片段什么片段都记得非常清晰,我只在乎看过一次后心里的...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皮囊》有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lkhn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