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解一道数学题,决定周五晚上做什么,或沉浸在自己的幻想中,所有这些活动都需要思维。思维是一个认知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的大脑运用从感觉、情绪、记忆方面获得的信息来创造和操控诸如概念、表象、图式和脚本这样的心理表征(表征又称再现,是信息在头脑中的呈现方式。根据信息加工的观点当有机体对外界信息进行加工(输人、编码、转换、存储和提取等)时,这些信息是以表征的形式在头脑中出现的。表征是客观事物的反映,又是被加工的客体。同一事物,其表征的方式不同,对它的加工也不相同。例如,对文字材料,着重其含意的知觉理解和对字体的知觉就完全不同。由于信息的来源不同,人脑对它的加工也不同。信息的编码和存储有视觉形象形式和言语听觉形式)。
概念:将经验、事物或者想法同化到熟悉的心理范畴,对其施予同样的行为,或给其贴上同样的标签的能力是具有思维能力的生物体的最基本的属性之一。我们通过上述形式形成的心理范畴叫作概念。同一个概念,每个人对概念的认知不同。比如:爱、自由。即使是认知相同,比如:鸟,其认知原型大部分和他人也不尽相同。
表象和认知地图:认知地图是对于物理空间的认知表征。表象是指基于知觉在头脑内形成的感性形象。包括记忆表象和想象表象。前者指感知过的事物不在面前而在脑中再现出来的该事物的形象。后者指对知觉形象或记忆表象进行一定的加工改造而形成的新形象。表象具有直观性,但不如知觉映象鲜明、完整和稳定。具有一定的概括性,是从感知过渡到思维的中间环节。根据表象形成时其主导的感觉通道不同,可分为视觉表象、听觉表象、运动表象、嗅觉表象,味常表象,触觉表象等。在这里,有一个有意思的想象,每个国家的学生绘制的世界地图都是把自己的国家位于中心位置。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