捡麦穗

作者: 壹phone壹世界 | 来源:发表于2017-07-15 17:47 被阅读0次

今天周六,不用上班,无甚要事外办,加之时有雷雨,便闭门不出,以看书消遣。信手掇起一本季羡林先生写的《繁华落尽是孤独》,从“我的童年”看起。

季羡林,山东清平人(今山东临清市),生于1911年8月6日,是正经的清朝“遗少”,但是他的境遇与“遗少”却大相径庭。小时候,季羡林的家里极其贫困,房无一间,田无半垄,一年也吃不上几次白面,平时只能高粱面饼子充饥,盐巴都买不起。

大概四五岁的时候,正是垂髫小儿模样,恰值夏秋收割庄稼,便随邻居宁大婶到离家较远的地里去捡拾收割后遗落的麦穗、谷子或者豆子,一日也有半篮之获,晚归交于母亲。一个四岁小孩,正当顽皮季节,反为生计外出劳作,唏嘘之余,实可感伤。

我家也在农村 ,虽不及季羡林小时候家贫疲敝,但与同时代一般人家相比,还是较为贫困的。我记得每年夏收之后秋种之前的那段时间,母亲都要提着编制袋到离家三五里的地方去捡麦穗。以前庄稼人工收割,产量低,大都颗粒归仓。后来改为机收,散落的粮食较多,所以母亲每年都收获颇丰。

夏收时节,天气炎热。每次离家拾麦穗,母亲都要带着一大可乐瓶的水,水尽则返,水的多少决定了离家的距离和劳作的时间。每次回来,母亲都是脸颊通红,衣服被汗水浸湿,背上一个大口袋,一只手攥住袋口,一只手握住镰刀,弓腰驼背,穿门进院,把麦穗倾倒在院子里。

知道捡麦子辛苦,所以母亲从不带我去,只是让我翻晒麦穗,并以木棍捶打脱粒。虽说是看家守室,但这工作也较为繁重,好在可以随时停歇。母亲对我没有量的要求,学习之余权当休息之举。因为捡的百家麦穗,所以品质也就参差不齐,既有饱满的,也有干瘪的,甚至还有受潮受捂的。这样的麦子磨出来的面粉,不敢说质量如何,但尚可聊以充饥。

后来,家里条件慢慢好转,母亲年纪也逐渐高大,捡麦穗的事情也就不做了,但这一段记忆却深深刻在我的脑海里。今天读季羡林先生这段文字,突然勾起了童年的回忆,回想起母亲的过往,“哀哀父母,生我劬劳”。人有百姓,其苦一也。

相关文章

  • 捡麦穗

    各地的麦子已经开始收割了,今年的麦子产量不太好,春节后的一场雪,收麦前的一场雨,让小麦产量有所减少,有些还出芽了。...

  • 捡麦穗

    图画展现的是麦子成熟收割的季节,劳动人民正在田地里辛勤的劳作。所以画面大体以金黄色为主。 麦子成熟,是每一位劳动人...

  • 捡麦穗

    今天周六,不用上班,无甚要事外办,加之时有雷雨,便闭门不出,以看书消遣。信手掇起一本季羡林先生写的《繁华落尽是孤独...

  • 捡麦穗

    人的记忆都有筛选和过滤功能,时间久了,就只会去相信那些记得的事情和感觉。 我很高兴,你认为找到了自己。...

  • 捡麦穗

    山仡瘩瘩高吆,地楞楞远 为拾麦穗 妹妹我把腰弯 拾起麦穗放进篮 麦芒麦子抱团团。 想起了哥哥吆 我望一望山 哥哥你...

  • 捡麦穗

    今天读了一篇文章《漂在河床上的麦穗》。 “那个遥远的夏日,我和母亲去邻村捡麦穗。夏日的太阳下,我看见满地都是跨栏捡...

  • 捡麦穗

    “农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如今越来越多的人脱离农业生产,新一代的青少年更是几乎从来不曾下地劳动过,这种顶着骄阳割...

  • 捡麦穗

    1 看着眼前的一字一句,随着向下找寻的目光,慢慢地向上移动着。 心中恍惚间被什么触动,一股说不清是什么味道的心酸漫...

  • 捡麦穗

    队屋后就是北埂之渠,站在渠北边,就像是站在一幅油画前,朝东朝西看都是麦地,中间收割完的油菜地,也因为我们个子矮,在...

  • 捡麦穗

    夕阳下,菜地不仅仅是青色,还有绿色,黄色,大大小小地交错交织,像极了佛家的百衲衣。 而那一条黄色,竟是久违了的麦子...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捡麦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pfzh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