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阳明之路2020行走日志第五天

阳明之路2020行走日志第五天

作者: 乾健 | 来源:发表于2020-06-06 03:44 被阅读0次

2020年6月4日

湘乡市区~湘潭县石鼓镇

4:45集合,晨读《原才》并拉伸后,5点8分出发。

天明出发

《原才》

作者:曾国藩

风俗之厚薄奚自乎?自乎一二人之心所向而已。民之生,庸弱者戢戢(1)皆是也。有一二贤且智者,则众人君之而受命焉;尤智者,所君尤众焉。此一二人者之心向义,则众人与之赴义;一二人者之心向利,则众人与之赴利。众人所趋,势之所归,虽有大力,莫之敢逆。故曰:“挠万物者,莫疾乎风。”(2)风俗之于人之心,始乎微,而终乎不可御者也。
先王之治天下,使贤者皆当路在势,其风民(3)也皆以义,故道一而俗同。世教既衰,所谓一二人者不尽在位,彼其心之所向,势不能不腾为口说而播为声气。而众人者,势不能不听命,而蒸为习尚。于是乎徒党蔚起,而一时之人才出焉。有以仁义倡者,其徒党亦死仁义而不顾;有以功利倡者,其徒党亦死功利而不返。水流湿,火就燥,(4)无感不雠(5),所从来久矣。 
今之君子之在势者,辄曰:“天下无才。”彼自尸于高明之地(6),不克以己之所向,转移习俗,而陶铸一世之人;而翻(7)谢曰:“无才。”谓之不诬,可乎?否也!十室之邑,有好义之士,其智足以移十人者,必能拔十人中之尤者而材之;其智足以移百人者,必能拔百人中之尤者而材之。然则转移习俗而陶铸一世之人,非特处高明之地者然也,凡一命(8)以上,皆与有责焉者也。
有国家者得吾说而存之,则将慎择与共天位之人;士大夫得吾说而存之,则将惴惴乎谨其心之所向,恐一不当,而坏风俗而贼人才。循是为之,数十年之后,万有一收其效者乎?非所逆睹(9)已。

途径湘乡一中,特意看了看简介,校友名录第一名赫然写着:毛泽东,哈,这个学校霸气!

何等骄傲! 学校简介

离开湘乡城区,很快进入了城乡结合部,与市区的繁华相比落差很大;不久进入320国道,满载货物的大卡车不时呼啸而过,需要集中注意力才能保证安全。

大车呼啸而过 沅水上漂亮的古桥

途径洙津渡大桥,雨后初霁的美景让赶路的疲惫一扫而空;过了江就是山枣镇,距早上出发地15公里左右,停在镇中心吃了早餐——米粉,没有湘乡的美味,不过也还不错。

早餐后,打起了旗帜,拐弯进入了县道,再走一会儿,让人不太舒服的大货车就不见踪影了,今天是镇上的赶集日,赶早集回来的村民与我们相遇,颇有几位问我们去哪儿,一路聊着,一路超过慢走的村民向前。

有了旗帜,感觉不一样了

道路向前延展,路边的荷塘多了起来,初夏绽放的荷花在碧绿的荷叶印衬下格外美丽。向路边人家的一位大姐讨开水,大姐热情的领我进屋,边倒水还给我和憬宜洗了桃子。

又走了几步,看到了前面的同伴在路边阴凉下和村民坐着聊天休息,主人大姐给我们每一位都沏了茶,一路走过来,看着荷塘喝一杯热茶的感觉真好。

刚刚在树下的小坐,疲劳顿消

今天最大的挑战是翻越一座大山,虽然海拔只有两百多米,但是道路上升的特别快,体能也消耗的快,到了山顶,几位队友身体不太舒服,队医紧急处理。余下的道路都是下山路,波澜不惊。

近乎三十度的上坡,连续不止 在近山顶处回看来时路 山顶休息

太阳大,需要多喝水,后半程同伴们也去农舍讨水喝,总体都很热情,知道我们远道而来,总是热情有加,笑脸相迎,奉上热水、茶叶。

最后一位同伴也在2点前赶到了酒店,今天行走7个多小时,创了一个新的纪录。

两点半,下起了暴雨,已经与我们无关了。

四点,全体集合学习放松按摩,大家学得认真,与己相会,首先要对自己的身体有感。走开了,可以适当的调整了。晚餐过程中小参,如同伴所说,已入佳境。

侠女 香美 走在荷塘边 山间行走 回望,下山途中 山顶紧急处理 小庙石碑 邂逅黄牛 红旗漫卷 行走中 行走中 行进 第一次休息(早餐) 走在大桥上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阳明之路2020行走日志第五天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vhtt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