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年后,常年在外奔波,一年里只有一两次的时间回家省亲。
每次回家,父母总要提前出门迎接我,父亲接过行旅箱,母亲拉着我的手臂止不住的闲话家常,一路上听着熟悉的乡音,邻居大叔大婶们的热情招呼,吃一顿丰盛的饭菜,洗过热水澡后躺在熟悉的床上,听着乡村夜晚的万籁俱寂。回家了,这才是家的味道,心里无比满足和踏实。
把自己从外带回的特产和衣服一一摆在父母面前,母亲总是一通唠叨怪我乱花钱,可分明在眉梢里藏着几分小小的喜悦,父亲话不多,衣服穿在身上一个劲的直说好,暖和,不分春夏秋冬。
每次回家总能发现一些心酸的秘密。父亲的背一年比一年驼了,单薄的身体看起来越发矮小,母亲的白发与日俱多,深深浅浅的沟壑爬满了脸上,我从不敢去细究其中的原因。小时候总盼着自己长大,那样就能离开家,离开父母的管束,长大后才发现,人生有生离和死别,我最是不能接受后者的,离开了父母,我的家又在哪里呢?
父母在哪,我的家在哪,同样的,孩子也是父母的全部,家在哪,孩子就在哪。
记得我第一次南下,父亲早早的便坐在了灶台旁一个劲的抽烟,熏的双眼通红呛得直咳嗽,母亲偷偷的抹眼泪,忙着替我收拾行李,千叮铃万嘱咐“熬不过就回家,爸妈养你,永远做你坚强的后盾”,父亲不乐意听,嘲笑妈妈“孩子大了,是该去外面见见世面好好历练历练,这叫成长,才能有出息,你倒像个断不了奶的娃了,羞不羞”?
在父亲的插科打诨下,母亲的情绪平和了许多。他们一路送我到了汽车站,来来往往人很多,都是些送行的人吧,回去吧,我向他们挥手道别,“你先上去,我们不急,等车开了我们再走,出门在外不比家里,凡事多留一个心眼,好好照顾自己,到了给家来个平安电话,”这是父亲头一次说的较多的话,他楼着母亲的肩膀笔直的站在那里,刚好是风口,风把母亲的长发肆意扫在父亲的脸上,我竟看不清他的表情。
汽笛声想起,望着车窗外的父母眼泪汪汪,我知道,我将一个人踏上远方的路。母亲挣脱父亲的手臂,追赶在后面大喊“熬不过就回家,爸妈养你,永远做你坚强的后盾……”,余下的话被吹散在风里,在我耳边久久回荡。
时间过得真快,眨眼我便有了自己的小家,有了自己的娃。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我的生活重心不再是父母,成了整天围着孩子打转的陀螺,乐此不疲,父母渐渐的淡出了我的世界,我记得结婚纪念日,孩子的生日,各种各样的节日,可有一天,我却忘了父母的生日。
那天,正跟一群朋友推杯换盏,热闹非凡。电话不间断的响起,态度有些烦躁“谁啊,有事么?”“啊,没事”是母亲,我有些懊恼,“妈,我不知道是你,打我电话有事吗?”“没事,没事,就是今天是你爸爸生日,我是不是打扰到你了?”“没有呢,我正准备给爸爸打电话呢”“那正好,老头子,你宝贝女儿祝你生日快乐了,快来接”电话那头窸窸窣窣一会,紧接着是拖鞋摩擦地板的声音,踢踢踏踏的小碎步,看来是一路小跑着,“喂,闺女啊”父亲气息不调的开口第一句,我的泪便落了下来。
从那以后,我便常常回家,父母老了,我便是他们的依靠,是他们永远的家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