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作家随行记读书
读汪曾祺《人间草木》有感

读汪曾祺《人间草木》有感

作者: 转曰莲 | 来源:发表于2018-11-02 17:03 被阅读390次

坦率地讲,我看书,多半是带着点附庸风雅的强迫性,一天强迫自己看几章几页,一点点地向前推进,看得吃力,毫无乐趣。

这两天,在朋友的推荐下,看汪曾祺老先生的《人间草木》。说来羞愧,在此之前,我居然对汪老是一无所知的。更没有看过他的文章。得亏朋友推荐,让我今生有缘读到他的文字,真是有点相见恨晚的感觉。

汪老写的都是一些稀松平常的事,那些人那些事那些物那些景都是我们熟悉的,离我们不远,或者我们就置身其中,让我们感到亲切,也能勾起我们心里那些美好的回忆。

汪老《花园》里写的那些童年趣事里,就有我童年的影子。我童年里的花园比汪老的花园更大(请允许我傻笑一下)。村子周围的自然旷野,虽然被全村人共有,但我总能在这座大花园里,找到属我自己的小花园。我的小花园是移动多变的,今天在这里,明天在那里。或者一天里,上午在这里,下午在那里。反正是随我高兴,我想画地在哪里就在哪里。

我也像汪老那样嚼过草根,品过它淡淡的甜味;压过青草,看青草被压扁过后又缓慢伸直;抓过蟋蟀,但不是养在篾笼里,而是装在瓶中。我在玩螳螂时,母亲也警告过我,说是螳螂碰过的地方,会长修子(寻常疣)的,我就拿着小树枝拨弄着螳螂玩,不敢用手碰触。因为是乡下的野丫头,没汪老那么斯文,我爬过树,掏过鸟窝,把一窝小鸟带回家养。至于后来怎么样,已是忘了。拿网捕蝉的事,我也做过。我拿家里的网丝兜、细铁丝和竹杆,做一个捕蝉的网,听到蝉声就仰头在树杆上找。我记忆里是没有捕到过一只蝉的。但用这自做的网,倒是有捕到过蝴蝶,拿回家后,学哥哥姐姐的样,夹在书中做标本,过后再也不管了。夏天,我喜欢静静躺在小河流水的地方,感受着流水轻抚而过的温柔。秋天,便是偷吃最好的季节,饿了,花生、红薯和板栗都是被偷的对象。

当然,我也干过一两件有益无害的正经事。我喜欢花花草草,就捡来断砖石头,在我们家门前的院子里围起一个花坛,让父亲帮我填上土后,我种了菊花、月季、桅子花和一堆从田野里挖来的不知名的花。花坛里四季有绿叶,有花开。父亲说种上花的院子到底不一样,看着,饭也要多吃一碗。有一年,看母亲种丝瓜,我就跟她讨来一些丝瓜籽种在屋后的空地上,等瓜苗长起时,我也学着母亲的样,捡了些猪粪埋在苗旁,时不时去浇些水。没想到,我种的丝瓜比母亲种的好,结的丝瓜家里吃也吃不完,母亲叫隔壁左右的邻居来摘时,总不忘说一句:"是我幺女种的。"这事让我高兴了好一阵。

汪老的童年留在他心中的花园。我的童年留在我心中的花园。因为要得简单,容易满足,我们的童年都是快乐无忧有趣的。

汪老先生的《葡萄月令》,写了葡萄从入窖到出窖的整个生命历程。

我生于农村,长于农村,看着父母翻田弄地,播种收割十几年,却从来没有有过此心,把他们的辛勤劳动写于笔下。因为心里觉得那是不足为提的。如果非要让我去写,大概一定会浓墨重彩地添加进一些歌功颂德,强行赋予我自以为是的意义,让文章空洞无趣。

汪老写葡萄,像极了一位熟悉农事的葡萄老农,用平淡朴实的话语,把侍弄葡萄的农事一月一月地向我们细细道来,把所有的意义都赋予在侍弄葡萄的过程里。让读者自己去想会,去感受,去顿悟,去吸收自己需要的营养。

生命的意义莫过如此:在过程中去感知,去体会。

汪老在《人间草木》篇里,讲了三个小故事:山丹丹,枸杞子和槐花。坦诚地讲,我是不懂汪老所赋予的深意的。我只讲个人喜欢。我喜欢山丹丹的草木本有心和随遇而安的实皮;喜欢摘枸杞子二老淡泊名利的童心未泯;喜欢槐树花里那位妇人的简单纯朴。我在未嫁时,也跟槐花里那位妇人的想法差不多,如果有个人伸出手来跟我说:"跟我走吧!"我便跟他走。后来,我们家的大头先生出现了。我就跟他走了。

因为要得少而简单。所以幸福快乐。摘枸杞子的二老是。养蜂人的女人是。我想我也是。就象现在这样,晒晒太阳,看看书。

汪老在他的《我的创作生涯》里写道:"我曾经说过,我希望我的作品能有益于世道人心,我希望使人的感情得到滋润,让人觉得生活是美好的,人,是美的,有诗意的。你很辛苦,很累了,那么坐下来歇一会,喝一杯不凉不烫的清茶——读一点我的作品。我对生活,基本上是一个乐观主义者,我认为人类是有前途的,中国是会好起来的。我愿意把这些朴素的信念传达给人。"

汪老他做到了!

相关文章

  • 读汪曾祺《人间草木》有感

    坦率地讲,我看书,多半是带着点附庸风雅的强迫性,一天强迫自己看几章几页,一点点地向前推进,看得吃力,毫无乐趣。 这...

  • 在沧桑的枝叶间,折取一朵明媚

    ——读汪曾祺《人间草木》有感 汪曾祺的散文,描写的是世间最为普通的事物,却是让人感受到平中之奇、淡...

  • 人间有味                         

    人间有味 ——读汪曾祺《食事》有感 ...

  • 读汪曾祺《人间草木》

    2个月前读的书 汪老文字真挚亲切,生活、艺术气息兼备,甚喜所描之细节。 晨起泡一壶莫干黄芽,拿出新入“柿柿如意”杯...

  • 读汪曾祺《人间草木》

    汪曾祺《人间草木》:逝去的从容逝去,重温的依然重温,在沧桑的枝叶间,折取一朵明媚,簪进岁月肌里,许它疼痛又甜蜜。 ...

  • 草木知心——读汪曾祺《人间草木》

    曾经,旧教材里有一篇汪曾祺先生的《胡同文化》,文风与情怀都契合我的喜好,可惜当时理解太浅。后来新教材去掉了这篇文章...

  • 人间草木

    一定要爱着点儿什么,恰似草木对光阴的钟情。 ——汪曾祺《人间草木》 暑假时间,我读...

  • 初读汪曾祺《人间草木》

    初读汪曾祺的《人间草木》是女儿推荐给我的。 我对汪曾祺的了解仅限于人物介绍。知道他是沈从文先生的高徒,当代著名小说...

  • 读汪曾祺的《人间草木》

    汪曾祺生于1920年,死于1997年,江苏高邮人,当代著名作家、散文家、京派小说创作的代表人物,被誉为:“抒情的人...

  • 闲云野鹤体态,课花摘句生涯

    ——读汪曾祺散文集《人间草木》《人间有戏》《人间滋味》感。 百度百科如是介绍:汪曾祺,江苏高邮人,1920年3月5...

网友评论

  • linwood:👍👍
  • 扫地声:好文章,拜读。求互相关注。
    转曰莲:@春风依醉 已关注,希望多多指教🙏
  • 245765a882af:写的真好,
    写作贵在坚持🌹🌹🌹
    一起加油😊
    转曰莲:@忆惜欢 不好啊,临时抱佛脚😀一起加油
  • 邱士舰:拜读,已收录。
    转曰莲:@邱士舰 谢谢🙏
  • 莲小湲:欣赏,感受👍🌺🌺
  • 韓羽:汪老的文字并不华丽,也不够惊人,他从不刻意去说理或论教,他只是淡淡地,写着自己眼中真真切切看到的那些花草—一颗芋头,一把石头下压着的豆芽,紫薇,菊花,还有各种野花;那些鸟木鱼虫—比如北京遛鸟人,香港的遛鸟人,木芙蓉,车前子,瓢虫,蝉,刀螂;那些最普通的人最普通的事,北京的国子监,胡同,泰山上的担山人……

      他诚实地记录着生活中的一切,语言平淡却又真味,闲闲地翻过他当年在被打成右派时在农场里写的这些文字,在某个北京的早晨遛弯时候想到的文字,在后来平反后作为一名作家四处云游写到的文字,在作为一个传统的中国知识分子走在美国街头写下的文字,在自己渐渐老去的时候回忆起西南联大里的青葱岁月写到的文字……

      这些文字没有一个句子是煽情的,却不由得叫人感动。
  • 韓羽:汪老的一生并不舒畅,生于战时,长于混乱,就算在名声斐然的时候,也因遭遇那个动荡的年代被打成右派,然而最难得的是,就算遭受磨难,屡屡被人误会,他也能够随时保持豁然达观的心态,用一颗平淡宁静的心去认真体会平凡生活的好处,去写就着平凡生活的动人。

      所以有人说:“他的一切都是诗。”

      我想,能够把文字写得像诗需要非凡的才气,而能够把自己的一生都过得像一首诗,则一定需要一颗永不熄灭的赤子之心了。
    韓羽:@转曰莲 汪老的书我都读过
    转曰莲:@風一樣的精靈 看来你是读过他不少书了,这读后感写的真好。我就刚读,有点临时抱佛脚。而且,理解这一块一直深刻不了,只能有直观的感受。谢谢留评这么长,让我学习了
  • 明月浩希:感触很多👍
    转曰莲:@明月浩希 凑字凑字😀😀没章法
  • 月下生活:你的描写和记叙都很好,这是我很欠缺的能力。
    月下生活:@月下生活 好,互相支持鼓励。🙏🙏🙏
    转曰莲:@月下生活 我还想写你那样的啊,可功底欠缺啊。我们一起共同进步😀
  • 科幻作者星洋:汪老的书有意境,学习了
    转曰莲:@科幻作者星洋 是要向他好好学习
  • 一点文字:我有幸和老人家在同一杂志发过文
    转曰莲:@一点文字 更厉害
    一点文字:@转曰莲 那是1997年的事了
    转曰莲:@一点文字 哇,好厉害👍

本文标题:读汪曾祺《人间草木》有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spxx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