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每天写1000字想法
年轻人,你为什么这么焦虑?

年轻人,你为什么这么焦虑?

作者: yiyigreen66 | 来源:发表于2019-03-07 21:46 被阅读0次

《30岁没有当上管理层的人都怎么样了?》、《95后少年依靠直播日入上万》、《00后都已经当上董事长了,你还在干什么?》……不知道从何时起,这种文章开始充斥了我们的生活,每次看过之后不禁令我们自惭形秽,为什么别人都可以这么年轻获得这么大的成就,自己都努力工作了这么久,连一套房子的首付都付不起?

是啊,现在的我们莫名的陷入了各种焦虑之中:钱太少、没有房、没有对象、职位太低……这种压力把自己逼得无处可逃。为了能让自己成功的速度能赶得上自己老去的速度,每天都陷入漫无目的的忙碌中。但成功从来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一旦遇到一点挫折就开始怨天尤人,反而加剧了焦虑。

年轻人,你究竟为什么这么焦虑呢?

一、现实与心理预期差距过大

一些人从小就是天之骄子,一路从名校毕业,躺在各种吹捧和荣誉中成长,梦想着自己一毕业就能站在社会的金字塔尖上,开创自己的事业。但无情的现实摧垮了他所有的幻想,重复、单调日复一日的工作渐渐将他击垮,他开始埋怨社会的不公,埋怨领导的无能,总认为自己是落入浅滩的潜龙,本应有更大的发展空间。他开始焦虑,焦虑如何让自己被伯乐看到,如何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实现自己原有的抱负。

而成功从来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当没有起色时,他就又开始怨天尤人,无法再专注手头的工作,恶性循环下去,真正有用的技能没有一点长进,反而让那些原本基础条件不如自己的人默默地走到了前面。

二、太爱比较而失去自我

我的梦想是毕业三年买房,而同学一上大学父母就用一套三居室的房子作为奖励;我努力攒钱想去西藏旅游,而同事每年出国好几趟;我年薪5万,但一起长大的朋友靠做直播日入上万……

这个社会,永远有比你“混得好”的人。你拼劲全力去追寻的,可能不过是别人一出生就拥有的。尤其是那些身边亲近的人,明明曾经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但剥离真相后才发现,你们从来就不在一个赛场上。

可是你就是你,这个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你。为什么要活在别人的阴影中?自己开心才是最重要的。无论如何嫉妒,你都成不了那个你羡慕的人。但你又怎能知道,你羡慕的人没有自己的烦恼呢?

三、幸存者偏差

“成功的花儿,人们只惊羡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有时我们羡慕别人的一夜成名,妄想着自己也可以像他一样,却往往忽略了这些成功的人所付出过的努力。

咪蒙在成功前当了10多年南方都市报的编辑、Papi酱本身就是中央戏剧学院导演系硕士、罗振宇在创立罗辑思维之前在中央电视台工作……

这是最好的时代,这也是最坏的时代。我们的这个时代充满了机会,也充满了陷阱,幸存者偏差只让我们看到了那些笑到最后的人,却不知道都多少前浪已经死在了沙滩上。

四、缺失人生追求

“成名要趁早”,张爱玲的这句话或许也成为了人们焦虑的源泉之一。为了能尽快赢取白富美、走上人生巅峰,人们对工作失去了敬畏之心。毕竟在这个社会,只要你愿意,有的是各种赚快钱的方法。听说做大胃王能赚钱,一群胃口本不大但没有其他一技之长的人也开始装扮成大胃王的模样,大吃大喝之后再用吃催吐剂。有些虽成功赢得了一些关注,但长此以往却对身体渐渐造成了不可修复的伤害,得不偿失。

每次看《国家宝藏》,介绍到那些矜矜业业一辈子只为修复文物或者保护文物而甘受寂寞的人,我总是肃然起敬、莫名感动。这个时代从来都不缺少人才,缺少的是那些可以只守本心、不看外物的大师。

感动,源于缺少,源于对自身无法达到他们水平的愧疚。扪心自问,让我心无旁骛修复一件文物一整年,我真的无法做到。只有真正热爱这个事业的人才能真正的做到不浮躁、不焦虑。

钱财、名誉、权力总归是外物,我不排斥追求这些东西,但不能本末倒置,为了追求这些东西而去损害更重要的东西。焦虑,可以说是没有认真对待这些外物而带来的一种“病”。如果真正认清了这辈子都可以为之奋斗的东西,焦虑就不会存在了,因为在你心中,前进的路是如此清晰,只要一步步走下去就能到达梦之彼岸。

杨绛先生曾提到:你的问题在于读的太少而想得太多。我觉得焦虑就是想得到的太多却从来不去执行。多去积累,多去尝试,你总会达到你想要去的地方,你总能得到你想要的东西。当你什么都没有的时候,你又如何让自己拥有那些你所无法承担的东西呢?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年轻人,你为什么这么焦虑?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tdir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