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市图书馆逛了一大圈,却不知道选择什么书看,最后浪费了大半天时间,空手而归。想起之前去图书馆借书,我就为自己的选择困难症苦恼。
多读书,选择书籍就是一大难。那么究竟该如何选择书籍呢?
印南敦史的《快速阅读术》有三招,让我们轻松选择书籍。
一、制定周阅读计划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读书也一样。要实现每天一本书的阅读量,就得把每天阅读安排进自己的工作生活日常。
作者建议我们一天一本,一周六本,剩下的一天作为自由日用来制定一周的阅读书目。
这就像去旅行。旅行前我们要制定行程计划,每一天的行程都有安排,就算出现突发情况,我们也能根据行程计划稍作调整,不至于手忙脚乱。同样,每一天的阅读都按周阅读计划书目进行,我们就不会抱着“有时间再读”的念头去推后阅读。
周阅读计划的自由日制定一周阅读书目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广泛涉猎各类书籍
书中提到:从自己本来并不感兴趣的书中获得感动,才是阅读的妙趣之一。
其实就是提倡我们广泛涉猎各类书籍,从中获得新的喜悦。
作为一名老师,我也知道应该多读一些专业以外的书才能满足教学工作。可习惯使然,总是喜欢翻阅和教育理论有关的书,或者看一些学科教参辅助书,有时候也真的觉得挺枯燥乏味的。
自从我参加新教育实验那一年,从《爱心树》《石头汤》《猜猜我有多爱你》等开始带着学生共读,我发现了绘本的有趣及内涵。在那之后,我看的书籍从绘本、各类故事书到名著、历史书,再到科普周刊、教育学等,我能从中有所收获,是我最大的喜悦与改变。
参加读书营之前,《贫穷的本质》、《人类简史》和《异类》这些认知类书籍我是从不接触的。但真正坚持读下来,真的颠覆了我的认知。
所以,不要总读兴趣之内的书籍,要往外扩展。在周阅读计划中安排一两本兴趣之外的书籍,广泛涉猎,你的收获会更大。
三、正确阅读不能快读的书籍
书中提到读书的目的无非两种:一、提升自我;二、愉悦身心。
提升自我的书籍,适合快读,我们可以采用流水式阅读法,安排在周阅读计划的读书日阅读;而愉悦身心的书籍一般是故事、散文,我们可以安排在自由日阅读或者与读书日的书并行阅读。
就如作者,他的工作是阅读大量商务类书籍写书评。他会在阅读商务类书籍的同时,阅读小说。以此保持内心的平衡。
合理安排可以快速阅读和不能快读的书籍,既能充实我们的周阅读计划,又丰富我们的阅读生活。
掌握这三招:列书目,定周计划;打破兴趣,增加喜欢的书籍;正确阅读不能快读的书籍,选择书籍就没那么难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