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若要问,人的一辈子必须要去的地方是哪里?相信有大部分人都会投票给“西藏”,这个离天空很近,离神灵很近的地方。
很多人都会对西藏怀有一种信仰和执念,他们一路风尘仆仆,穿梭雪域高原,只为舀一瓢青海湖的圣水,听一听让心宁静下来的心经,或者只为目睹藏民们虔诚而郑重的重重跪拜。

在电影《可可西里》中有一句话说,“长拜的人,手和膝盖是脏的,但他们的心却是干净的。”
生命轮回,年久日深。在圣山雪地间,朝圣者的膜拜,从朝阳至暮色。白色的花绽放在雪山之巅,他们的心胜过雪山的纯净,自由的向往成为了毕生的所寻。
所以,仿佛从入藏的开始,这已经意味着是、一场身与心的奔走,很多人忘却了抵达的目的地,却在这白雪高山、寺庙香雾中,回归到生活的原点,重新找回内心深处的自己。

坐着火车,唱着歌,一路向北到西藏,在物质交通极其丰富的今天,已经变得简单而方便。一条铁路,将世界的两端相连,一边是世界的喧嚣浮华,一边是世界的安静深远。
而来到这里的异乡人,恰好就是那群突如其来的闯入者,将这里不小心染上了一丝尘世的味道。
到藏地,你会发现,这里的市集并不缺少熙熙攘攘,却依然四处渗透着虔诚的气息。阿婆们安静地坐在那里,早已习惯这陌生的你来我去,不同却又相似,然后日复一日。

天高云淡,山阔雪白,天地就这样赤裸裸的平铺在你眼前,以最孤独而倔强的方式,带你穿过岁月尘埃,远离凡世。
寺庙在山的高处,沉默的老者踽踽前行,这里到处洋溢着和平、宁静和虔诚的氛围,不由得你有半点曲解和想象,连内心的杂念都成了错误。
因此西藏成了一些人心中念念不忘的情怀,成了一些人心中遥不可及的梦想,成了一些人永远哼唱个没完没了的诗歌。

于是,我们自然就想到了仓央嘉措:
“一个人需要隐藏多少秘密才能巧妙地度过一生
这佛光闪闪的高原
三步两步便是天堂
却仍有那么多人
因心事过重而走不动”

是啊!来到这里的游客通常被分为三种:第一种,是抱着“世界这么大,我要去看看的心态”,仅仅是游山玩水,并无更多;第二种,是跟随心的指引,带着一种执念,心向往之,为信仰而去奔波;第三种,是最少数,也最真诚,领悟人生,却叩问心灵和感受生命。
不要对一心执往西藏的文艺青年嗤之以鼻,至少他们心中还怀揣着热忱和追求。这世界有一片不染尘埃的净土,只要相信,它就存在,并且比你现象的还要天然、淳朴和真实。

90后摄影家王源宗用一年的时间,通过10万张照片做了一部延时电影《西藏星空》。
你不禁会发自内心的感叹,那繁星点点,朝霞满天,那云朵彩虹,日出日落,美的胜却人间无数,而镜头不是神话,是因为镜头里的西藏成了神的故乡。
来到西藏的人,从来不需要别人的旁白解说,耳朵可以休息,眼睛自会寻到一切答案。你在此岸观景,他们在彼岸成佛,生与死都成了滂沱,善与恶也得以超脱。
如果你以为网络流行的那句“佛系”人生,就是这种无欲无求的四大皆空,那你可就大错特错。
在墨脱、在珠峰、在纳木错……那些用毕生修行的佛法,用长头笃定的来生,他们与世无争的背后,是苦心修行的千锤百炼,是渴望成佛的苦难与执着。

在西藏,你会看到夜与昼,生与灭的周而复始、绵延无休;你会听到,苦与乐,清贫与厚重的精神传说。那里的高山雪原是底,那里的繁星点点是缀,而圣洁的渴望和虔诚的心,才是这里一切的原色。
他们说,西藏是装逼青年的好去处;他们说,西藏是躲避喧嚣尘世的好住所,可其实,逃到哪里,都逃不过现实,逃避是为了更好的面对自己,用净土洗涮灵魂,用佛心开始新的生活。
原本,人生就是一场向死而生的修行。
穿越雪域高原,穿过寺庙灯塔,在这神秘而令人向往的热土,用心去感受生命的厚重,慢慢得到精神上的涤荡和升华。
这是每个人此行的目的,这是藏地的密语,这是心向着生命开出的莲花,这是灵魂去往更深的居所。

最终你会发现,佛说了那么多,你却只记住了一个。佛说:一沙一世界,一尘一劫,仿佛我们每一次重逢和离别,如同三生石上刺破手指滴落的血。千里暗香拂过,铭刻着你我的生死契。
于是,谨记这次也唯有一次的相逢,在这里,你自会懂得,一切在自然而然发生,一切也终将归于平静。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