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清宗亲:你好!首先向你全家问好!并祝阖家新春快乐!首先感谢你给我寄来了三本族谱,非常宝贵,学习以后,我开始抓紧时间复制卷首和卷一(现在已经复制了34页了,我把它做成了繁体版和简体版两种)。完成电子版以后我将寄给你。
紫林汤氏花了六年时间内就完成了【紫林汤氏九修族谱】,这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没有大家得的团结一致,积极进取,是不可能取得这一成果的,向你们表示祝贺,大山汤氏应该向你们学习。我注意到你是族谱的主要发起人,没有你的开头可能就没有现在这个结果。
我和忠和本来不认识,他是从锦程宗长那里了解到我的信息和联系方式才联上我的。通过几次电话,都是由于我的耳背和语言不通(13岁离家,已听不懂老家的语言了)效果不好。不过现在已能微信联系,就方便多了。
从来信得知,你是从电力局退休的,说明我们是同行。我退休前是在西南电力设计院工作。搞了一辈子设计,于1995年退休。退休以后也没闲着,搞产品开发,搞咨询,一直忙到80岁。在退休这段时间也忙了家族的事情,1996年曾倡议搞自己这一支(从期字派始)的家谱,也搞了好长时间。直到2016年才正式出版。不过在我们的家谱中还增加了照片册(祖宗篇、有为篇、奋斗篇和未来篇)。
1991年我们有幸在宗亲家中看到保存完好的【大山汤氏七修族谱】;并于2003年得到它的全套复印件;2013年,我把族谱做成了电子版,并采用了全新的格式。
在做电子版之前是我动了一番脑子的。要不要像老谱一样采用竖排?文章要不要加标点符号?是用繁体还是采用简体?我觉得老的七修还是做了一番革新的,它虽然采用竖排,但是没有用格子局限自己;人的名字比较突出。我吸取了这一点,并大胆地采用了横排方式,我想族谱是给后人看的,所以在表现形式上也要与时俱进,因而采用现今流行的横排方式。同时,文章一定要加标点符号,否则年轻人看不懂。我把这些资料都发给你,你可以让汤武在电脑中打开给你看看。从此我做的所有文件都是采用这一格式,包括这次复制你寄来的紫林九修卷首。虽然是同样的内容,页面基本相同,但是内容表现却更为突出。
你和忠和都建议搞大山与紫林汤氏的合谱(名字锦程都取好了,叫湘宁汤氏八修宗谱),我是坚决支持的,其实我早就开始行动了。大山汤氏七修的电子版就是基础,后来又增加了紫林汤族谱氏的垂丝图,我是这样想的,老族谱好多内容肯定得保留,所以我的工作不会白做。
至于新的亲供资料如何获得?如何动员和组织群众(特别是居住在当地的群众)?这是一个难度比较大的问题。尽管现在交通发达,信息畅通,但关键还是人,如果“人”不启动,还是白搭。尽管我们已经采取了措施,比如成立了微信群。但是收效仍然不大。因为我不在老家,这事真不知道如何处理。
我的年龄已经不小了,很快要满八十三岁了,我能做的也只有这些。甚至我愿意亲手来做这些文件,我相信只要大家密切配合,我能够把族谱做好(我已经做了几个家族的亲供资料)。
我要讲的就是这些。祈求祖宗保佑!
汤能密2019/1/28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