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曾经说过万物皆可写,其实不只在写作的输出上如此,在写作的输入上,也是同样的道理:万事万物都可成为输入之源。
想要在写作上坚持不缀并持续提升,并不是固定一个时间去学习和写作就可以实现的。坚持写作最好的方法,就是让写作融入生活,不管是输入还是输出,都成为生活中的一种习惯。
在输入方面。个人生活经历和体验,终究是有限的,哪怕是变着花样去分析、思考与书写,总会有无话可说的一天,让写作因此而有心无力。
想要让写作能持久而高质量地进行下去,持续、大量、优质的输入是最根本与最重要的。保证输入,才能更好地让写作上的输出有保障。
说到输入,大部分人想来第一时间就会想到“读书、读书文章”,从书中获取不一样的知识和体验,这当然是最常见也最常用的输入方式之一。
只是,现代人工作生活的节奏越来越快,空闲的时间也自然越来越少,单纯靠读书、读文章的输入方式,已经跟不上输出的速度。
阅读做为输入方式,对于越来越忙的我们来说,太过狭隘,不够用了。所以,我们也已经改变输入的思维方式,开放思维让脑海中的知识与万事万物进行链接,让万事万物皆成为输入的途径和学习的对象。
在工作和生活中,看见即输入。比如,逛街、吃饭、坐车……所有遇见的事物所能给自己带来的思考,都可以成为写作中的素材积累起来;刷文章、看视频、浏览网站、打开朋友圈、看各种评论,也能收集素材、引发观点,成为写作的一部分。
在工作和生活中,听见即输入。比如,听到身边的人发表对事情的看法、讨论各种话题、在公众场合听到一些别人说的话、打车途中听司机的倾诉等,都可以成为将来写作的内容。
与人聊天,主动索取信息。主动去抓住一切机会输入,能让输入的信息更有价值,聊天是主动输入的方式之一。主动输入不仅靠读书,也可以靠读人,在与他人交流的过程中,用提问的方式,拓展自己的认知范围,获取对自己有价值的信息。
除此之外,看电影电视、听歌等,也是一种输入的方式,要学会在这个过程中,让看到的内容与自己需要的信息关联起来,成为自己可以使用的素材;另个,已输出的内容,如果不够满意,也可以把它变成输入之后,再次成为输出的素材。
把输入融入生活,最重要的是要保持每天想要写点什么的念头,这样才能让自己浑身长满触角,在工作和生活中时刻记得将写作与看到、听到、想到的东西链接起来,最终养成时刻保持输入的习惯。
要提升输入的能力,保证输出的持久而优质,就要培养自己从万事万物中吸取能量并碰撞出思考的能力,将每一天、每一时看到、听到、想到的内容,选出有价值的部分织成一张属于自己的知识网络,让这张网成为持续输出的能量之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