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事万物,皆可输入,皆可输出。其实这是一种强大的输入思维。这样的输入思想也解决了我们持续写作的源泉。
001 工作、生活中,看见即输入
我们每天看到的都是写作素材,比如朋友圈、微博的留言区等等,都可以激发我们的创作灵感。
002 工作、生活中,听见即输入
我们在逛街、吃饭、单位同事聊天听到的信息,都是很鲜活、接地气的素材。
003 与人聊天,主动索取信息
输入不仅靠读书,也可以靠读人,每个人都是一个行走的图书馆。任何时候都可以把一场无意义的聊天闲扯,转变成一次有意义的“信息索取”。
004 观影、听歌等,主动制造关联
电影就是讲故事,音乐能陶冶情操。故事来源于生活,要把自己放到故事情节中,体验那种感受和经历,有了触动点,主动去关联已有的知识体系。
005 已有输出,可再次输入
我们写过的文章,不论是废稿还是已经发表的,都可再次重新输入。因为随着你的成长和进步,看待问题的角度和视野又发生了改变,在此基础上又有了新的输入内容。
006 走进大自然,一草一木都可输入
万物皆有灵,大自然的素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
007 个人经历也是很好的写作素材
每个人的经历都是独一无二的,不可能存在雷同、抄袭现象。这是我们独有的丰富资源,要好好利用和挖掘。
行动清单:
008 要做一个长着“触角”的人
学会提问题。不会提问题就是不善于思考。保持好奇心,将知识活学活用,学会知识关联,不断拓展自己的知识体系。
009 从聊天中发掘素材
思考:在和亲人的聊天中,每次内容是否千篇一律?我真正了解他们的痛苦和需求吗?我用心去倾听他们要表达的情感了吗?这样的沟通方式对我们都是非常必要的。从现在开始就有意识这样做。
010 总结
要伸长触角,万事万物皆可书写。
主动去关联,让知识体系更加庞大。
写作和生活密不可分,可以为我们提供源源不断的素材。
将写作融入生活,既解决了持续写作的难题,又让生活变得更有意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