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我也爱写小说一直写到老的故事原创小说汇
凯立M原创|天馥锦瑟华年|第二章邮编100053

凯立M原创|天馥锦瑟华年|第二章邮编100053

作者: 布勒古得 | 来源:发表于2018-09-10 23:17 被阅读190次

        小时候,和小伙伴们一起坐着61路去西单,手里举着5分钱一根儿的小豆冰棍儿,逛劝业场。

      早年间西单十字路口东北角有一个不大的广场,广场上有一排展示窗,透明的大玻璃里边,装饰着立体的图形,山脉、江河、树林、城市的模型、汽车模型甚至还有火箭的模型,每次和小伙伴们逛完劝业场后,都要跑到这个展示窗前,趴在玻璃上,仔细地瞧一遍。

  然后再一起坐着61路公共汽车回到牛街,那时认为61路车特别大,车票也刚刚由原来的5分钱涨到了1毛钱,由两节组成,两节车厢的当间儿,有一个圆形的转盘,每当汽车拐弯儿的时候,这个大转盘就跟着转动,我们总是并排站在那个转盘上,在汽车转弯时,齐刷刷地松开扶手,身体随着转动,看看谁站的更稳当。

        汽车开进牛街后,有的伙伴在北口下车,有的伙伴在南口下车,而我就在礼拜寺站下车,往南走个两三百米就到了沙栏胡同,胡同口的墙上还挂着两块牌子,位置靠上边的牌子写着沙栏胡同,靠下边的牌子写着邮编100053。

  我打礼拜寺前边走过,一百米、两百米、三百米,心里默默地数着脚步,“应该就是这个位置了!”停住了脚步,四下张望,可是怎么也找不到沙栏胡同了,只是在附近一桩居民楼的外墙壁上,隐约看到一块牌子,写着沙栏胡同,然而先前的那条真正的胡同,怎么也看不到了。

  这时一位头戴帽子的老者,打我身边经过,拦住了这位长者,礼貌地打招呼问道:“赛俩目阿来一库木,我拉哈迈图拉嘿。您好,请问这里是早先沙栏胡同的位置吗?”

  “我艾莱依库木,我拉哈迈图拉嘿,我百拉开图呼。不好意思啊,我是牛街拆迁之后才搬来的,不太清楚,您再问问别人吧。”

  “劳驾再问下,牛街派出所现在搬到哪儿去了?”

  “教子胡同,牛街东里的小区里边。”

  “哦,好吧,谢谢您。赛俩目。”

  “赛俩目。”

  站在眼前这个沙栏胡同的牌子底下等待了十几分钟,瞧着身边来往的路人,没有看见一个昔日熟悉的身影,心里不免有些失落和伤感,独自继续往牛街南口溜达,当年牛街的三十几条胡同没有了一丝一毫的踪迹,消失的如此彻底。

  转过身来,朝着春风胡同的方向走去,现在的春风胡同7号院,就是牛街礼拜寺阿訇、回族著名学者、教育家、北京民族教育先驱、牛街民族小学创始人王浩然的故居。

        我很想再看看自己学习生活过的牛街民族小学,但是她也早已和那些消失的胡同一样,没有了踪迹。我有些不甘心,拦住了一个路人,面相看上去跟我的年纪相仿,问他,“劳驾,请问这里曾经有一个小学,牛街民族小学,就是原先的牛街一小,您知道搬哪儿介了吗?”

  “牛街民族小学?没听说过,你到春风小区里问问吧,哪儿的人,大多数都是原先老牛街的居民。”

  “得嘞,麻烦您了。”

  春风小区是牛街地区最早的拆、回迁小区,1987年春风胡同改造被列入北京市第一批34片危房改造试点工程之一,项目于1991年开始动工,1994年竣工,当时的北京市市长陈希同亲自把房屋钥匙交到回迁居民之一牛街清真寺阿訇安士伟手里。为了保持牛街清真寺的景观线,春风小区的楼房,自西向东分别是四层、五层和六层,不过所谓的建筑容积率不到1。

  黄绿相间的住宅楼色调,突出了伊斯兰的建筑风格,居室内部格局也根据回民的生活习惯进行设计,如建筑门窗,按照穆斯林风俗卫生间分为“小净”和“大净”两处。以63平方米的二居室户型为主,户户南北通风,受到了回迁居民的一致好评。

  按着记忆,来到了春风小区,小区没有大门,也没有保安员,小区里到处是凌乱的地锁和随意停放的车辆。

  “赛俩目艾莱依库木。”我向迎面走来的一位乡老打招呼。

  “赛俩目艾莱依库木。您有什么事儿?”他回答道。

  “跟您扫听一下,原来的牛街民族小学挨哪儿呢?”

  “霍,爷们儿,您要不提,我都快给忘了。是不是原来在礼拜寺后边那个学校?”

  “对,没错。”

  “现在搬到靠近法源寺和大绿包(中国伊斯兰经学院)那边了。”

  “谢了,您那。”

  “爷们,您也是老牛街人吧?”

  “嗯,98年的时候,拆迁走了。”

  “哎,走了也好,如今的牛街,也就我们这片儿还是些老牛街人了。就说我们这个小区,到现在了,连个房产证都没有。”

  “是啊,在街里溜达半天了,原先的街壁儿、发小儿半个影子都没瞜着。听说,你们那时候回迁,没花多少钱,等轮到我们这儿,回迁不起喽。”

  “我瞅您也是半熟脸儿,现如今没人再倒窖(回忆往事)了,都奔着替(钱)去了,见面点个卯就过了,想拽个人儿白霍白霍小时候拍三角、逮家雀儿、掏燕么虎、逗逗牙签子什么伍的,都没戏了。”

  “哎,生活节奏快和生活压力大,甭提倒窖了,哪儿有闲功夫撂高儿打远儿,都忙活眼巴前儿。”

  “您这话也在理儿,现在上赶着念秧儿,人都躲着你。那个年代,总觉得时间过得挺慢,挑费也够花。”

  “得嘞,哥们儿,哪个时代都有自个儿的特点。人嘛,总得跟着时代的发展走。”

  “嗯,在理儿,行嘞,哥们儿,敢情还是有念旧的,我这心里还就敞亮了不少。您忙您的,我这儿还有点儿事儿。回见了您。”

  “赛俩目艾莱依库木。”

  “赛俩目艾莱依库木。”

  望着这哥们儿的背影儿,我叹了一口气,放弃了去找牛街民族小学的念头,转身又走回到了牛街礼拜寺的门口。

  站在礼拜寺的正门,十余米高的望月楼矗立在眼前,看着望月楼上悬“牛街礼拜寺”蓝底儿金字的匾额,又看了看望月楼下悬“达天俊路”的蓝底金字匾,记忆自己一点儿一点儿地爬了出来,映现在脑海里,一九九八年之前,那条六百四十五米长,十米宽的牛街,那条记忆中牛街的样子,那些和小伙伴们一起嬉笑打闹过的胡同儿,那些胡同里被我们爬上爬下的电线杆子。

  打牛街北口往南的牛街头条、二条一直到牛街六条,吴家桥头条到吴家桥四条,守备胡同、香儿胡同、糖房胡同,输入胡同大牌楼斜向奔西南的枣林斜街、巴家胡同、老君地、西大胡同、石羊胡同,南口往北口方向的东大胡同、沙栏胡同、王老师傅胡同(春风胡同)、小寺街、教子胡同、麻刀胡同……这街里曾经生活的人和发生过的故事,一个一个地、一件一件地浮现在眼前。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凯立M原创|天馥锦瑟华年|第二章邮编100053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dntg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