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喜与三天岩
尹喜,字文公,号文始先生、文始真人、关尹。为函谷关关令时见东方有紫气西迈,知有圣人将至。不久老子驾青牛薄板车至函谷关,迎入官舍,北面师事之。居百日,尹喜以疾辞官,复迎老子归楼观本宅,斋戒问道,并请老子著书,以惠后世。于是老子乃著道德五千言以授之,老子遂去,不知所终。之后,尹喜乃弃绝人事,按老子所授经法。精修至道,三年后,悉臻其妙。乃著《关尹子》九篇,发挥道德二经。
老子授其道德经并约定“后会蜀之青羊肆”。之后,喜托疾不仕隐居谷内,后入蜀,归栖于武当山三天门石壁下。公元五世纪,南朝人郭仲产《南雍卅记》载:“武当山有石门石室,相传云尹喜所栖之地”。武当山大顶之北有“狮子峰”,岩壁上有尹喜岩,一名仙岩。其下有涧名牛槽涧、青羊涧。留传有老子会访尹喜的神话故事。元代刘道明《武当福地总真集》记尹喜岩“古有铜床玉案,今无”。元代罗霆震呤《尹仙岩》诗曰:
道之所隐即仙灵,心印函关道德经。
不待邛州乘鹤去,此山仙己是天崖。
尚未找到尹喜的生卒年代,也不知其详细的生平事迹,但历代武当山志都记有他在武当山活动的踪迹。勿庸质疑,尹喜成为第一位来武当山实践,传播道家思想的历史人物,并被道教教徒尊称为“玉清上相”。
戴孟与落帽峰
戴孟,姓燕名济,字仲微。得道后改姓名。武威(今甘肃民勤县)人,早期武当山道士。他自幼喜好《道德经》并钻研体行养生之道。年少时先丧父他瞻养母亲,母丧行大礼服下葬。至西汉武帝(前140—前135)时为殿中将军。汉武帝遣他入武当山采药,弃官学道。
相传,他入华阳山学道,得清灵真人裴君(玄仁)秘传,得玉佩金珰经,石精金光符及太微黄书。常与仙人郭子华、张季莲、赵叔达、山世远游处,周游名山,日行七百里。后居武当山修道。在武当山“亦无常处,时有祥云紫气荫其上,或闻芳香之气彻于山谷”。后白日上升,落帽于武当山峰之上,称为“落帽峰”。元代迄今,“落帽峰”均为武当山72峰之一。宋代陈抟诗云:“我爱武当好,将军曾得道,升举入云霄,高岭名落帽”。
马明生与五龙观
马明生,东汉时齐国临淄(今属山东)人。一作马鸣生,本姓和,字君贤。《马明生真人传》、《诗纪外集》载其少时为县吏,捕贼受伤,遇太真王夫人,用仙药治愈,乃弃职随夫人执役。后受授太清金液神丹,服之后与其徒阴长生俱得仙而去。
《列仙传》记:小时被贼伤在路上,遇神人与药救活。后拜安期先生为师,周游天下,勤苦学经,遂授《太清金液丹经》。后入武当山石室中修炼药成。先服半剂为地仙,周游天下。后白日升天。《武当福地总真集》记:马明生“夫妇辄易其地,今五龙观自然庵即其地也。”
阴长生求仙与武当
阴长生,新野(今属河南)人。生富贵之门而不好荣位,潜居隐身,专务道术。闻马明生得度世之道,乃入名山寻求,后于南阳太和山(即今湖北武当山)中,得与相见,执奴仆之役。
马明生只朝夕与之高谈世务,不教其度世之道。如此二十余年,终不懈怠。与阴长生一起奉事马吗明生的十二人已先后离去独有他敬礼弥肃。马明生为其至诚所感,偕赴蜀青城山中,立坛盟誓,授以《太清神丹经》。阴长生得其术,归家后合丹,举门皆寿。
谢允与谢罗山
谢允(325-394年),字道通,号谢罗仙。东晋代历阳(今安徽和县、金山县)人,祖籍陈郡阳夏(今河南周口太康)。精道学,有遁世脱尘之志,仕罗邑宰,后辞官入道武当山。
行走200余里到了武当山。只见巨大的云彩横遮着远山,就在流动的云彩里看到一块明朗的地方,忽然发现戴孟坐于石上,神采奕奕洞察秋毫。拜见师父之后,给他口口相授“炼神冲虚”之道。这种养生方法在《道德经》第四章有详尽的解释,那种“锉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的方法,修养生功应处于深度入静而又清醒状态的要领。正是“炼神冲虚”的秘诀。
忽然,戴孟不见了,也不知他去了什么地方。于是,谢允便“结茅于石室”。他按照老师口授的方法,要领进行修行,“不数年,得冲寂之妙,能飞行绝壁”。只因他脱离了罗邑宰来武当山,才取得修道真谛而成功,所以便自说其名叫谢罗山。故武当山又有“谢罗山”之称谓。
孙思邈与飞升岩
孙思邈,京兆华原(今陕西耀县)人,生于公元581年(南北朝时代)。少年时常年患病,久治无效。为了治好自己的病,他开始学医,为自己治病。结果,不仅治好了自己的病,而且成为唐朝著名的医学家,真可谓是“久病成良医也”。
孙思邈为了全身心地钻研医术、医药、药方,决心摆脱朝廷的纠缠与干扰,便由太白山移居天然药库武当,隐居在飞升岩下一岩洞里。他白天上山采集药材、收集民间治病的单方,晚上回到岩洞里进行整理和研究。
时间久了,孙思邈不仅同山里的村民混熟了,而且同在庙的道人们也相处得十分好。他经常给山里的老人、妇女、小儿看病,并用针灸疗法和自制的药剂治愈了山民们多少年来患的疑难杂症,令山民们称奇,称他为药王、活神仙,从而深受远近村民和在庙道众的喜爱和崇敬。
经过常年累月的采集药材、收集药方和看病、治病的实践,使孙思邈积累了丰富的临床治疗经验和配置药方、制作药剂的经验。为把这些宝贵的实践经验收集整理出来,孙思邈便在武当山的岩洞里,孜孜不倦地著作闻名于世的《千金要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