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听过一句话,人的一生就是一趟旅程,拿着父母给的资金上路,路上你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人事物景。有人陪你走一段,你也会陪别人走一段。中途可能因为积蓄不够而不得不停下脚步,转换方向做积累,等积攒够了再重新出发。这途中,有时会在十字路口迷茫,有时会因为在一处景色待久了而不舍离开,有时会想家,有时会停下脚步发呆,有时回家接父母一起走;有的人陪你没走多远就离开了,有的人想陪你一直走下去但是因为身体而不得不离开,极少有人能陪你走到尽头。
今天,自己突然想到了另一种隐喻,人的一生与其说是经营旅程,不如说是耕种田地,把每个人的一生看作是一块田地,自己年少时,是父母在负重为你耕种,等自己长大后,就需要自己在上面耕种了。每个人的田地都不一样,有人在上面种菜,有人种粮,有人种水果……每块田地的收成也不一样,有人丰收,有人旱涝;还有可能你收成好但是时机不好,没卖到好价钱。
在耕种前你需要想清楚自己要(种)什么?为什么种?自己田地的属性是什么?不要只盯着别人家的田地,也不要眼红别人家田里的收成,要明白每个人的条件都不一样。如何才能种好田,留作以后再写。
一、每个人所处的环境位置都不同。有的人田地肥沃,有的人田地盐碱,有的人田地位置好,经常会有野味。
二、每个人的起点也不同。有的人田地有祖先留藏的金子,有的人因为父辈的努力积累提前用上了高科技,而有的人因为碰运挖到一粒金子而从此天天幻想继续掉馅饼不求上进从而毁掉了自己,也有的人因为沾染黄毒而输光了田地……
三、每个人的附加条件不同。有的人有父母帮衬,有的人只能自己孤军奋战,有的人遇到的时代机遇特别幸运。
因为种种原因及运气,每个人的起跑线及跑道很不一样,我们没办法改变自身拥有的田地,但是却可以通过学习、思考、认真踏实改善自己的田地,种植合适于自己田地的作物。
种田必然会有杂草,但我们不能顾此失彼,种田最重要的是产出,注意力应该放在如何优化基础以及增收上,而不是把注意力放在杂草上,经常听一个小故事,想要去除田地的杂草,最好的方法就是种满庄稼。我们应该把注意力放在那些能真正有意义,能带来收获以及养活我们及别人的东西上,天天盯着杂草而不顾庄稼的长势,这样即使田里没有一棵杂草,但也不会有多少收成。没有杂草顶多算锦上添花,而没有收成则直接伤及根本。其实影响收成的不止杂草一样,还有害虫及坏天气,如果成天将注意力放在不好的事情上,时间久了心理也会崩溃,会抱怨,会怀疑……
一块地如果不想成为垃圾场,每天只检查垃圾并不能长期有效保证垃圾的不产生,只能是最大限度控制垃圾的蔓延,要想让一块地彻底不成为垃圾场,只靠一种方法是行不通的,需要一整套体系,而体系中最有效的方法是种上花,这样花香景美的地方,谁也会不忍心乱扔脏东西进去,这样即使天天打理,也是带着愉悦的心情进行。
以前听过破窗效应,说是人们一旦发现一个破洞,心里必然会有想法产生更多破洞,也就是俗称的破罐破摔,人的心情也一样,一直待在垃圾场,死盯垃圾时间久了自己内心也会崩塌,而如果改造成花园,你会越待越舒服,也乐意每天花时间投入进去。
「当你凝望深渊,深渊也在凝望你。」这是来自尼采的《善恶的彼岸》一段著名言论。
深渊可以指代任何无生命的东西。然而,我们常用来比喻一些负面的玄机或领域。这些深渊没有生命,不会主动改变你。但是当你在时刻关注它时,会慢慢被它所改变,从而受到它的「 影响 」。
一个小女孩趴在窗台上,看窗外的人正埋葬她心爱的小狗,不禁泪流满面,悲恸不已。她的外祖父见状,连忙引她到另一个窗口,让她欣赏他的玫瑰花园。果然小女孩的心情顿时明朗。老人托起外孙女的下巴说:“孩子,你开错了窗户”。
看世界的角度不同,心境也会不同。所以如果你感觉到冷,有可能是站错了位置,应该要站在阳光里而不是阴暗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