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达的漫画给人的一种感觉,就是“慢”。
外界对她画的评价是:大气沉静。也确实,毕竟她的漫画融入了比较浓重的中国风,在画法上也结合了中国国画的特点。
除了夏达画作本身之外,从她往期的一些作品,也可以看出夏达一直在画,一直在做尝试,以及改变。
从她的作品历程里,我能看到一个小姑娘默默耕耘自己画作的过程。
夏达的第一部漫画其实是很少人知道的《成长》。从画功上来看,还是只是停留在日系漫画的模仿上,还完全看不出个人的风格。

在2001年获得中国连环漫画短篇故事漫画优秀奖的《冬日童话》开始真正暂露头角,从这部短片看来,风格上并不是那么成熟,而且故事的表现更像是连环画,作为故事漫画来说还是不那么成熟的。

夏达真正开始集结成册的漫画是《四月物语》,里面都是夏达创造的短篇漫画,也收录了《冬日童话》。其中的《雪落无声》还改编成了网络短片。我最喜欢的是她《寂静的地图》、《Wings》,据说《寂静的地图》就是当年夏达在北京当北漂画漫画时候的真实写照。而《Wings》里所表现出来的孤独感和无助感也特别强烈,虽然只是短短几个页数,但依旧让我铭记至今。


接下来就是一眼勾住我心魂的《游园惊梦》了,几个由古代诗词、戏曲等演化而来的8p短篇故事,短小而精悍,丝毫不拖泥带水,最后又让人陷入一种深深的惆怅。画风与故事契合又给人一种“美”的感受。

夏达的另外一本短篇漫画集结书《同类》,故事性就比较强了,而且都是校园类、少女类的故事比较多。当时看其中一部作品是关于闺蜜的成长、以及到最后尽管对方有男朋友、分手却依旧相互懂得的故事。这就是同类吧。


2009年,可以说是夏达漫画事业的最高峰。在这个时期,夏达的《子不语》、《米特兰的晨星》、《同类》均纷纷出炉。《子不语》轰动了中国漫画界,因为《子不语》,夏达获奖无数,瞬间跻身国漫前列,日本人称夏达的漫画是“中国最美漫画”。
先说说《米特兰的晨星》,这是我非常喜欢的一部,甚至不亚于《子不语》和《长歌行》。在我看来,《米特兰的晨星》讲的是一个公主的成长和坚毅,以及身为女王的责任。从中也感受到孤独,以及美好的情感。

而《子不语》则是一个女孩跟古镇的神奇故事。除了奇异的古老传说以外,也让我们看到古老文化的传承。我一直都觉得《子不语》不是任何人都能创作出来的,除了知道这些故事和传说以外,更重要的是作者隐藏在故事中的细腻以及温暖。不是真心感知这个世界的人,是没办法很好地把这种柔情传达给读者的。

所以,漫画一定要走心,如果你很敷衍,而且诸多套路的话,读者一定会知道的。
最后就是夏达2010年放手一搏的《长歌行》了。很多人说干嘛不专心画好《子不语》,但是我更倾向于漫画家应该要给自己更大的挑战和突破。而且大家可能不太理解的,一个漫画家迫切想要讲出一个心里的故事的想法。《长歌行》和《子不语》对夏达来说是不一样的,如果说《子不语》是对自己心灵的治愈,那《长歌行》就是夏达在漫画界真枪实弹地干一场了。
在创作上,《子不语》和《长歌行》是非常不一样的。《子不语》其实更偏向系列故事的合成,前一话和后一话的关联性可以不需要那么大,但是需要一个故事的亮点。而《长歌行》是一个长篇故事漫画,如果中间哪里表现不好了,那整一部漫画可以说是完蛋的。所以说,《长歌行》的创作难度大,也比较冒险。

有人说,夏达目前的实力驾驭不了《长歌行》。或许吧。但是,关于主角李长歌对“道”的寻求和觉悟,以及身为李家的后人的纠结和选择,是有讲清楚的。唯一让我觉得不好的是,在每一次角色的转变和“道”的觉悟上,都欠缺理所当然的过程,稍显突兀。
再来,关于《长歌行》里的“情“,夏达说并不是主线。虽然不是主线,但也虐得我们不要不要的~~越看到后面,你会觉得有趣,很想继续看下去,看看主人公们的发展。
下面的一个对人物感情的含蓄描写,让我觉得非常好~~放在其他作者手中,不一定能够表现得如此出彩。一个细微的动作,就已经把人物的情感凸显出来了,不仅给读者撒了狗粮,也不显俗气。



可能夏达的漫画不是国内画得最好的,却是少数认真讲故事的人。只有真正做到不浮躁的人,才能真正把故事讲好,表现好。而不是套路满满。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