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上大学之前,我并没有想过我为什么要上大学,上大学究竟以为这什么。就像姜文调侃过的,“正经人谁写日记啊。” “谁能把心里话写日记里?” “写出来的哪能叫心里话?”姜文的对白是让人回味的经典。
我也觉得正经人不写日记。作者自己际遇不佳才会写那玩意儿。对于不以思想深刻吃饭的人来说,人生越失败越不得意,思考人生越多。按部就班痛痛快快的过一生的赢家不会想那么多。
所以在大学过的顺畅的人,也不会想自己为什么上大学,读大学都收获了什么。还是让我来说吧。
谦逊开放,欣赏他人
可能是被应试教育洗脑,我早就习惯了在潜意识里把人分成三六九等。我也不愿意这样。我不过是应试教育的中级玩家而已,所以从来没有进过快班,一直都是慢班矮子里的将军。矮子里的将军眼界就是狭小。总是自视甚高,总觉得身边大部分人都不怎么样,只有我最靠谱了。
“宁做鸡头不做凤尾”这句话本来是一个半瓶醋,做鸡头可以更加主动,也可以收揽小平台的资源的明智选择。但是我这个“鸡头”发现,做鸡头可以,但是要保持开放的心态,谦逊的态度,并且有意识的扩宽视野。这样,和凤尾眼界一样,还有小平台资源支持,理论上应该比凤尾发展快了吧。只不过说起来简单,真正做起来,要对自己客观评价,把参考系从身边的小平台转移到大平台,对自己在小平台的表现时刻保持清醒理智确实不容易。鸡头很容易跌进自我满足的陷阱,压根意识不到更高阶的竞争。
而这些,是“凤尾”套餐为半瓶醋选手做的默认配置。半瓶醋在凤尾上不得不谦逊,不得不被闪瞎眼,长期的熏陶下,也能往前钻一钻。所以如果不是为了身心舒畅的颐养天年,就不应该选择鸡头。
说回大学,我这个井底之蛙山中霸王上了大学很久了,也没有学会欣赏身边的每个人。当然意识到了以后,我有意识的改变心态了。我呢,没什么背景,和我读同一所大学,但我觉得他不上进的人,一定比我聪明对不对;我觉得哪哪都不行的人,至少有个好爹对不对。会来事的同学走出校门也更能适应社会,会来事的人一般也有主见。人人都有可取之处嘛。
说来也是,社会里,上进的人都是越爬越高,身边的人能力水平会越来越和自己相像。咱一个普普通通老老实实学习的学生,和咱一样没背景,又不踏实的人已经被甩掉了。这一路走来,已经甩掉很多人了。身边的人都值得我认真对待。当然前面的人多的是,和我初始配置一样,比我更踏实的狠人;和我硬件配置一样,但软件比我好的天资优秀的人;和我初始配置一样,但已经升级了配置的硬人;更遑论在我终点划起跑线的人了。
自视甚高的人,要多抬头,多欣赏别人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