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关于“贤贤易色”,有几种解释,一说是:见到贤人,改变脸色,即显出恭敬的脸色;一说是:重视贤人,轻视女色;杨伯峻先生具体到对妻子的态度,即是对妻子,要重品德,不重容貌。联系下文,个人觉得杨伯峻先生的比较妥帖一些。因为这句话,以及后面的几句话,都是具体到特色对象,因此,第一句话,肯定也具体到具体对象,那必然是对妻子而言。
这段话,其意思就是:对待妻子,重品德,对父母,竭心全力地伺候孝顺,对待国君,忠心耿耿,能能豁出性命;对待朋友,诚恳无欺,言而有信。这几种关系,是一个人肯定会遇到的,而能做到这几点,这个人肯定是个好人,肯定有德。那么子夏说了,这些人,虽然可能他们自谦说没学过,但在子夏看来,这个人肯定学过了。还是那句话,德才兼备德为先。
这就是论语,没有高深理论,全是日常起居言行,大白话,易懂。想来,孔子能被后世尊为“万世师表”,绝非浪得虚名。他从日常生活中,抽取事例,加以概括,来教育学生,使学生易懂,易学,也更易被学生接受和指导实践。这也是《论语》这部书,至今都有很多人学习的原因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