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你要的"瘦"到底是什么
先来看一个故事:小雪每天早餐和午餐正常吃,早餐只喝一碗低脂酸奶,白天大量喝水。每餐饭后站立15分钟,下午定时跳绳1500个,慢跑1500米,整套腹肌撕裂动作,并且在运动前后全身动态拉伸。她在坚持了一个暑假之后,成功减重了20公斤。看到这里很多人会感叹:"真是一个瘦身成功的榜样啊!"可是,后来又发生了什么呢?小雪发现自己开始大把大把地脱发,内分泌失调,面部大面积爆痘,每天浑身乏力,白天昏昏沉沉,做什么都提不起精神。而且免疫力也降低了,鼻炎发作得更为频繁,症状也越发严重。冬天手脚冰凉到大脑无法思考,全部的注意力都放在忍耐这种寒冷所带来的痛苦上了。
如果只是这样,部分小伙伴可能也就忍了。可惜远远不止于此,当小雪恢复正常饮食和锻炼强度后,拼命减下来的肉悉数反弹,体重与没减之前只差三四公斤。
这样的"瘦"真的是我们要的吗?

"我上个月通过拔罐减了5公斤","我节食一周,瘦了2公斤"……
在当今时代,女性对"瘦"的追求从来都没有中断过,而作者却说“瘦身”这个词最本质的意义,既不是“变美”,也不是“变瘦”,而是:
实现对自己人生的全面掌控——成为一个精力充沛的人,摆脱有心无力的失控感。
我们平时所追求的"瘦"不是"瘦",而是一种"瘦"的假象,不但劳民伤财还会降低免疫力,使精力值极速下滑。
美国运动医学会(American College of Sports Medicine)给出过这样一个健康体适能概念:
每天能有足够的精力去工作和学习,有余力享受休闲活动,能积极应对突发身体状况。
这样的"瘦",才是我们消受得起的"瘦"啊。
02 精力管理——构建属于你的堡垒
精力管理的本质就是让人体持续表现出最佳性能——能够胜任工作和生活,还有余力完成自己的喜好,而决定这一点的条件和规律,就是书中提到的简单的几条——心态、饮食、运动、休息。
主动全面掌控自己的体力、专注力和意志力,让自己长期保持收放自如的状态,有可持续的信心和能力去应对挑战和变化,这就是能够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巨变的精力管理。
精力管理的具体方法,是由以下四个维度组成的:
一、运动管理,找到身体的舒适区,让精力蓄水池时刻保持流动状态,让精力系统保持良性、高效运转,为精力赋能。
不再以“勤学苦练”、出汗多少为尺度来衡量运动的效果,确保精力在运动中生发而不是无谓地耗散。
践行:①需要连上2节及以上课前15分钟上卫喝水冥想,课间尽可能不拖堂,抓紧时间休息。
②需要专注前5分钟拉伸练眼听轻音乐。
③周末午睡拉伸后做心肺训练,再拉伸外出步行一小时。
二、饮食管理,为精力转化系统提供燃料,是最基础的精力管理方式。
践行:①把所有零食交给老妈,把用来加餐的食物换成健康食物。
②每隔4小时加餐一次,以免低血糖复发。
三、休息管理,激活身体的复原机制,找准身体的精力潮汐。
传统意义上的休息就是睡觉、娱乐,但事实上休息分为主动休息和被动休息。
践行:①抛下十点才能打卡的习惯打卡,在睡前60分钟减少电子产品的使用,9:20前解决所有手机使用,9:25前清理手机关机,进行总结练眼。同时开启另一个手机,定好晚上和明早的表。
②床边备耳塞,慢塞慢取。
③躺上床先做调理情志的操,然后深呼吸,从双脚往上感知身体的每个部位,像在扫描身体。
四、心态管理,想清楚自己到底要什么。
我的精力该用于哪些方面?什么在损耗我的精力?我想掌控什么?我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践行:专注是最高效的使用精力的方式。提高全情投入的效率势在必行。
①专注记录,番茄钟,神助攻白噪音,午休35分钟(加上下时间),步行听书大脑运作记录,空隙运动练眼。
②使用电子产品在损害我的精力与时间利用率,导致视疲劳,再引起疲倦感,造成倦怠。
③形成开启专注前的仪式习惯——伸懒腰擦眼镜。
④我要的是通过考试和帮助学生,考试第一(试过很多次把学生放在第一,目前已经伤心欲绝,决定调整)。
精力管理,能够让你脱胎换骨的好方法。你,要一起来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