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字方针看起来很简单,落实的时候很多都做不好。背后的原因是他们没有领会其中的心法,执行过程中没有走心。
十六字方针在落实时常用的5个心法,
心法一:辅导不能只停留在表面,要深入细节有些管理者在辅导员工的时候也会采用陪访的方式,自己先做一遍,或演示一遍流程,其实大致的流程在前期培训的时候员工就已经知道了。
管理者的演示除了示范流程之外,更重要的是补充流程中的细节。

比如我们在销售过程中,会发现同样的话术,有的人说出来可以得到客户的认可,有的人说出来却不能得到客户的认可。同样的话术,不同的人说,为什么会出现不一样的结果呢?原因又是什么呢?如何让客户信任我们的产品和我们自己,这就需要管理者为员工剖析其中的细节。
第一,面部表情。如果我们的面部表情没有配合我们的话术,是没有感染力的。
第二,语音语调。通过我们的声音高低突出重点。
第三,手势动作。从生理上,人的注意力会更集中于动的东西上。所以有效的手势动作可以集中人的注意力,突出重点。大家想想在演讲过程中,好的演讲者是一定会用手势的。
第四,感情。我们在讲解过程中,有没有感情,有没有站在客户的角度诠释我们的产品,有没有诠释我们公司的理念,这些其实是很重要的。当然,话术也很重要,可是我们要把话术放到最后。
销售精英在讲解的时候会激发客户的感情,让整个介绍更生动,所以更容易获得客户的信任。新销售在讲解产品的时候通常没有这些感情、语音语调的变化,都是照本宣科地背稿子,自然得不到客户的信任。
要想让新员工快速成长,除了通常的流程、话术之外,还要深入关键细节,只有这样,才能快速帮助员工成长。
心法二:在深入细节的过程中要触碰原理很多管理者在辅导新员工或者在编撰说明书时,往往只说具体的操作方法,但很少会说背后的原理。业务场景是千变万化的,如果只学了体方法,不知道背后的原理,那么当场景发生变化时,员工还会遇到问题。
比如演讲中之所以需要手势,是因为手势可以集中听众的注意力但如果不告诉演讲者这个原理,只说演讲的时候要有手势动作,可能会在不必要的地方用手势,效果反而不好。所以,在辅导的过程中除了细节和操作之外,我们要在“我说你听”和“你说我听”环节,直接讲解和引导员工发现技能背后的原理,让他们能够做到举一反三。
心法三:辅导要沉得住气,不能发飙有些管理者辅导员工的时候容易心急,当员工学习速度慢的时候就会批评他们。或者在客户那里陪访的时候,客户突然问了一个疑难问题,员工在回答时有些磕绊,也会打断员工发言,抢着回答。其实,无论是在现场,还是在公司,员工在学习新事物的时候内心多多少少都是有些不自信的。如果我们急于批评或打断他们,会挫伤他们的信心,造成负面影响,所以在辅导员工的时候一定不能着急。如果是在公司里,我们可以先了解我们跟员工之间的认知差在哪里,很多时候,员工学习得慢,是因为我们跟员工之间有一定的认知差,他们无法理解我们的话,所以要先解决认知差再进行下一步的辅导。
如果是在客户那里,当客户提问时,不管员工回答得如何,哪怕特别糟糕,我们也要沉住气,不要抢着发言,要等到员工发言结束,和客户谈到一个节点时再介入,对员工的发言讲行总结,提炼纠偏并查漏补缺,比如可以说:“××总,我总结一下刚刚××的发言,主要是这几点主要想表达的意思是这样的……除此之外,还有这几点……”
这样客户不会觉得我们的员工有问题,只不过是理解的问题。员工在没被挫伤心的前提下,还能认识到正确的表达方式应是什么样的。
当然,很多员工之所以会在客户面前说错话,是因为紧张。事实上。很多时候员工之所以紧张,是因为员工对工作不熟悉。管理者要让员工不断练习,提高熟练度,最终达到熟能生巧。
心法四:辅导要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刚刚我们讲到管理者和员工之间存在认知差,所谓的认知差,是由于我们跟员工的过去经历、思维方式、内心想法不同而产生的。同样一句话,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理解,这样辅导效果自然会降低。所以我们在辅导的时候,要了解员工的思维方式和认知水平,要用他们的语言说出解决方案,避免说他们不知道的词语(部分管理者喜欢用一些别人没听过的词语显示自己的专业,这是不对的),这样员工就比较容易理解。当然,我们也要让员工了解我们的风格,这样我们在交流的时候就不会因为说重了,引起情绪上的冲突,说轻了又引不起足够的重视。管理者在做辅导时,也要关注彼此之间的信任程度,不是对所有员工都能说重话,或直接批评。
心法五:避免信息衰减,管理者要送一程(时刻盯着)在辅导过程中,假设已经教会了某一个人,但是这个人在教其他人的过程中,还可能出错,这种就是信息的衰减,这会导致信息出现偏差。
所以在做辅导的时候,管理者要在旁边盯着,盯辅导过程的每一个细节,这样才能避免信息衰减。我在做阿里铁军全国总经理的时候已经很忙了,但每个月还是要抽时间去一线看看实际情况。
最后,辅导成功与否百分之八十取决于辅导者本身而不是被辅导者。
员工是组织最大的财富,只有辅导员工,让员工成长,组织的效率才会提升,管理者才能更高效地拿到结果。这是一个正向循环过程,大家一定要重视,无论多忙,都要留一部分时间用于辅导员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