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丕是卞皇后所生的第一个儿子,是曹操的嫡长子;曹丕自幼跟随曹操战争场上辗转,经历过的大大小小战役不计其数,作战经验十分丰富;曹丕熟读诗书,文采斐然等等,按常理来说,曹丕具备了当曹操继承人的所有条件,但为何曹操却不愿意让曹丕继承大统呢?
曹丕实在是太像曹操了。
曹操杀伐果断,曹丕也是;曹操生性多疑,曹丕更甚;曹操不达目的不罢休,曹丕亦然;曹操宁愿我负天下人,不愿天下人负我,曹丕同样持此观点。

两个太过相像的人,能一眼看到自己或者说对方身上的优缺点,于自己而言,优缺点分明是好事,可若眼前还有一个跟你一模一样的人,那相处起来肯定要糟心了。所以曹操是不喜欢曹丕的。
曹操老当益壮,一向不服老,当他真正服老并开始考虑后继何人时,原属意环夫人所生的曹冲。曹冲少年聪颖,堪称神童,史书上记载曹冲“有若成人”,也就是说他五六岁时智力差不多已达到成人,可以说智商是相当高了。曹冲不仅聪慧过人,还特别地天性善良,曹操一贯的性格是不高兴了就开杀戒,而曹冲却时常阻挡父亲的屠刀,经曹冲救下来的犯过错的人不下十个。
天赋异禀,又宅心仁厚,这样的人当皇帝必将抚慰民心,所以曹操早早地决定日后让曹冲做自己的继承者。可是,天不遂人愿,曹冲仅长到十三岁便因病夭折了。曹冲的离去,令曹操悲伤不已。
曹操的悲伤,并不是所有人都感同身受,比如曹丕。作为曹操的嫡长子,继承皇位本是理所应当的事情,奈何父亲无意传位于自己,而是打算将皇位传给一个小妾生的儿子,这怎能不令曹丕不忿。当曹冲死后,曹操曾对曹丕说:“此我之不幸,汝曹之幸也。”看样子,皇位非曹丕莫属了。然而,曹丕的皇位并非就这样到手。

曹冲之后,曹操又相中了曹植曹子建。曹植也是卞皇后所生,与曹丕可谓是一母同胞的亲兄弟。曹植年少美名在外,诗书造诣颇高。
看样子,曹操在确立继承人的过程中,总是要避开曹丕,奈何没有成功。
曹植与曹丕一同长大,曹植很是喜欢曹丕这个亲哥哥,两人兄友弟恭,本是鲜有的帝王家真情。曹丕对曹植的防范始于曹操对曹植的扶持,同是亲生儿子,同样的英名远播,甚至曹丕作战经验,对问题的处置手段要比优柔寡断的曹植优秀很多,奈何父亲曹操的眼光却总是掠过自己,这怎能不让曹丕愤怒?
曹冲病故后,曹丕本以为皇位非自己不可了,哪晓得父亲又开始扶持弟弟子建,这彻底激起了曹丕的称王之心,是以开始与从小非常疼爱的弟弟争夺,较量。
曹植跟曹丕比,还是弱了些。所以,帝位最后还是被曹丕所得。
曹操晚年,曹魏政权已经稳定,所要做的就是取汉室而代之,这时候,或许文明开化的君主于曹魏政权的发展与巩固更加有利,所以曹操宁愿助推本无心皇位的曹植公子,也不愿意让名正言顺、符合礼法的嫡长子曹丕上位。

坦白地讲,曹丕是很优秀的,但因与曹操太过想象,性格优点弱点被曹操了解的太过透彻,当曹操觉得缺点大于优点时,便被曹操放弃了。
不论曹丕称帝后的功过,曹丕也算是超级有法子的一批。
我是妍兮,一个有着超多梦想并坚信都能实现的热血女青年,每天早晨六点半与你相见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