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几个月董小姐虽然以着了魔发了疯似的在各种公众场合攻击小米和小米汽车,特别是小米汽车在安徽铜陵高速发生碰撞起火导致三名女生被活活烧死之后,董小姐将她的银隆新能源车拿来与小米汽车做对比,展示自己的新能源车在北京开了十几年,没有一起纵火事故,而小米SU7却在短短的一年多时间内,不仅发生了多起交通事故,甚至因车门打不开而导致年轻女生在车内被活活烧死的惨局。
格力钛新能源车我没有了解过,但小米车的事故却是有目共睹,有人拿出银隆新能源车起火事故的数据直接回怼了董小姐,直接证据是银隆新能源车虽然没有在北京起火,却在其他地方如海南三亚起火,一次性就烧毁60多辆车的事故打脸董小姐,而小米高管更以现场演讲的方式讲出“水涨船高之际借势登天,潮退舟沉之时刻舟求剑”用来讽刺董小姐的不知“变通”。
对董大姐的雷人之语我没有好感,甚至比较反感,比如她说“弃用海归”这件事,但我对小米高管的回怼感到莫名的好笑,在我看来,小米高管的这两句话不仅透露出其文字功底的浅薄,更看出小米高管的狂妄与无知。因为这两句话不但有逻辑错误,更不适应用于对企业发展的概述与定论。
如果说小米公司把自己的发展比喻成水涨船高之际的借势,那么格力的发展绝不是“潮退舟沉”,格力也远没有“刻舟求剑”。如果把董小姐的“弃用海归”看着是“刻舟求剑”,倒不如说她是“因噎废食”。在互联网时代,借着风口发展汽车事业确实是机遇,但当机遇到来之时,不能唯资本论,而是需要扎扎实实的做好产品,董小姐的话虽然难听,但她对企业负责任的态度是雷军及其高管们永远无法相比的,这不是钱的问题,而是关乎到国家命运的基石问题。
如果说雷军的小米是风口上飞翔的猪,那么格力便是那稳定航行的航母,各自有着自己的优势与劣势,而小米高管只看到了自己风口上飞翔时的光鲜,却看不到格力砥砺前行的奉献,相比小米,国家更需格力这种脚踏实地,稳步向前的企业。
说回小米高管的第二句“潮退舟沉之际刻舟求剑”,这是一个读了令人发笑的病句,也与前一句不形成对仗或对偶的关系,小米高管的学问在一句话里表现出的是浅薄与无知,而那些盛赞小米高管这两句话的人,同样对汉语的逻辑和成语的意义没有真正领会,也是一群不学无术浮在水面的蟑螂。这句话虽然只有十个字,却至少有两个逻辑错误,首先,潮退并不定导致舟沉,恰恰是水涨之时舟易沉没,这些年多少新能源车企已经沉没在潮起之时,作为一家脚踏实地的企业,潮退之际最多只是导致船行减慢或暂时搁浅,因为潮退之后,行进会更平缓,潮退了市场的浮沫被挤走,那些靠“借势”的船就真的只能搁浅,而原本就靠实力在市场上发展的企业在这种时候展现的才是真正的实力,何来沉没一说?另外,刻舟求剑这个成语估计小米的高管也没有读懂,我估计小米高管所表达的是格力没有创新精神,只会摸着石头过河,导致错失了良好的发展机会,如果是这个层面的意思,则错得更为离谱,首先,企业的发展不存在机遇一说,特别是做基础研究的企业,那些总想捕捉风口的企业虽然从资本里捞到了不少的投资,但这些企业终究没有根基,他们离崩盘只差资本的出逃,而格力虽然发展缓慢,但能行之久远,发展从来都不是一步登天。试想美国的GDP每年增加不到2%,却能成为地球上的超级大国,根本原因在于其不求快而求稳,在我看来,小米危机正隐藏在他的高速发展之中,要知道,当年福特汽车因起火事故赔偿的可是天文数字,如果这种惩罚引入到中国,小米早就在铜陵事故里被罚得破产了,而小米高管居然恬不知耻的用这种毫无逻辑吊书袋的半文不白的话展现出自己的优越,我不知道这种高管是不是雷军“精心”培养出来的,即使不是,但也体现了雷军的管理风格。
董小姐自有董小姐的不是,站在董小姐的年代里看雷军,当然有各不是,比如小米的人才战略,说白了就是毫无道德底线的偷窃,这个一点也没有错;再说小米的技术路线,说穿了就是不要脸的嫖窃,当然,雷军会将他的抄袭包装成“拿来主义”,而这些,是长期推崇实干的董小姐看不惯的,如果雷军将更多的心思花在实体上,而不是互联网经营上,雷军会因三个女孩的生命而负疚一辈子,毕竟雷军用最多的钱也买不回三条鲜活的生命,估计雷军不会,因为他是资本的宠儿,在他眼里,用钱能摆平就是他的“成功”。而小米高管并没有意识到企业的社会责任,还用“借势”来挖苦董小姐,这是要何等的狂妄与无知才能说出这样明显带有逻辑错误又不要脸的话呢?
PS: 我虽然对董小姐这种霸道的开撕没有半点好感,但对小米高管这种缺乏基本人性,拿生命开玩笑,以借势嘲讽对手的方式更为反感,如果小米真的还有未来,一定要弃用这种信口开河的高管。
又:小米的借势在我看来,就是借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