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端午节来了,本想着前一阵挺忙的,今天过节歇歇吧,停更一天。
可转念一想,昨天是日更第299天。今天如更文的话,正好是日更300天,而如此与端阳邂逅,岂不美哉?
这个念头一起,赶紧想着挤一点时间,就来个端午碎碎念吧。
《风土记》里说:“仲夏端午。端者,初也。”端,就是事物的初始。
虽说坚持日更300天也不容易,可端午的“端”,告诉了我,这才刚是开始啊,一个好习惯的养成,最重要的就是坚持、坚持、坚持……
来简书的初心,是想调节一下相对单调、枯燥的日子。虽说自己在单位从事文字工作多年,可大都写的是调研报告、讲话发言、年终总结之类,使用的是材料语言。
到简书来,就是想换种笔调与方式,将经历到的一些鲜活的事情与自己的所思所想,以随笔、散文等形式表达出来。
对于日更,感觉最大的好处,是“逼”着我从“零打碎敲”走向了“整体运作”。
刚开始,确是为日更而日更,看到什么想到什么写什么。其结果,如同我们微信圈、朋友圈看到的一样,全是些碎片化的信息,东一榔头西一棒的,不仅对写作提高无益,而且有时也被一下想不到写什么好还得日更,弄得挺着急。
后来,结合自己手头读的书写点东西,感觉不错。在读木心先生的文集时,就试着从自己的经历、阅历与认知,来全方位诠释和解读先生的一些思想、观点、金句,写下了多篇感悟木心先生的随笔。这样的读后感,不仅积累出不少日更文,而且通过与友友们的交流互动,还进一步加深了对木心先生的整体认知与了解,受益匪浅。
近一段时间,开始“迷”上对一些景点、场所作全景式解读。从《周末去哪度,陌上花渡》、《到银杏湖,给心灵放个假》系列到《别有洞天芥子园》系列,本就想着随心写写,能写多少算多少。可写着写着,内心就有一声音,想弄清这些景点的前世今生、来龙去脉,特别想的那种,有时弄清了一个问题,能兴奋上好一阵。
把自己“研究”出来的成果与大家分享,也是一件非常愉悦的事。这样一来,有些时候竟文思源涌,越写越兴奋,越写越有东西写,进入了创作的状态。一个小小的芥子园,最初想写个两三篇足矣,可边写的时候,边研究起李渔来,又翻出了他的《闲情偶寄》与现在的芥子园作比对,如此写了12篇《别有洞天芥子园》,还有意犹未尽的感觉。
非常感谢简书,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写作与交流平台。在这里,我遇到了许多良师益友和写作伙伴,非常感谢你们,是你们的鼓励与支持,给了我更多的写作动力。
端午碎碎念,也算小总结。希望有更多的伙伴与我一道坚持下去,愿简书越办越红火,我们越写越开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