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把课堂还给学生

作者: 赫章1526夏春艳 | 来源:发表于2018-07-25 09:11 被阅读14次

        有幸参加了县里组织的课程改革推进培训,晚上在“互+”又听了一堂关于课改的课程,他们共同的主题都是把课堂还给学生,在专家老师的讲解中真的很有收获,一个学校的成长和立足,进行课程改是必行之路,培训中,老师讲到了课程改革的几大要素,其中就说到了课程改革的最重要的课堂、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也就让我认识到了一堂组织良好的课,学生们都知道他们应该遵守哪些规则,他们都训练有素,并且能主动地遵守这些规则。

如何把课堂还给学生

      平时和同事交流的时候,就有些老师抱怨说上课时学生不听话、不遵守纪律,无法很好地管理课堂或是抱怨现在的课很难上,学生都不能很好的接收知识,学生没有成绩。那么我们在抱怨的同时我们有没有去思考这些所谓的“问题”主要出在哪里呢?经常有句话说有什么样的老师,就有什么样的课堂,其实一句话就是身教重于言传,那么我们就要把课堂还给学生,课上老师也说,小学课堂老师的主场其实就是二十五分钟,而另外的十五分钟是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时间,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孩子的发展,为孩子以后的行程铺路,让孩子有个好的未来。

如何把课堂还给学生

      但我们是不是也应该思考课改初期我们的课堂是否更乱?问题更多?精力不够?经验不足?面对这些问题我们又如何解决?

        那么这时候我们建立建设小组是非常有必要和重要的。这时候我们不但要建设更要把每个组的组长培养好,让每个小组间形成动力。这时候我们就可以借鉴各位专家老师所说的“让小组内解决问题,把框架给学生,老师建议修正。学生把握不到的老师才出来点拨。教给小组如何展示,而不是盲目展示。让学生知道怎么做,出现问题后能不断培训纠正,给学生自信。”

      我们还应该认识到小组建设是学生生活习惯养成教育的良好基地,也是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本质基础,更是学生有成就,有明天和未来的活水源泉。学生学习小组的建设,不仅仅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而且还是学生对世界观的重塑和对人生观的塑造培养。我们在小组建设的时候,应该考虑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于此而给他们在小组内有不同的分工与职责。让他们负责包括生活、纪律、卫生、安全、学习等方方面面的内容,使每位学生在小组内都有他们各自的职责和任务,都主动来参与小组建设活动,都在小组内有存在感与成就感。组内让学生互相帮助,做到扬长避短,相互提高,共同进步,组间学生相信学生,把课堂还给学生,首先要培养学生这个能力,更重要的是放手课堂。那么,我们的课堂也就真正达到了所谓的改革。

如何把课堂还给学生

相关文章

  • 如何把课堂还给学生

    有幸参加了县里组织的课程改革推进培训,晚上在“互+”又听了一堂关于课改的课程,他们共同的主题都是把课堂还给...

  • 把课堂还给学生

    苏霍姆林斯基说:世界上没有才能的人是没有的。问题在于教育者要去发现每一位学生的禀赋、兴趣、爱好和特长,为他们的表现...

  • 把课堂还给学生

    最近,“如何进行课堂改革”这个问题令我一直苦恼不堪。有现成模式存在,却仍旧茫然不知所措。但是不改又不行,传...

  • 把课堂还给学生

    有一天晨诵时间,我在教室的门口,看到了令人惊讶的一幕: 崔依珂:你们背诵的声音高一点好不好? 学生们:好―― 崔依...

  • 把课堂还给学生

    5月9日晚七点,聆听了广西师范学院教师教育学院副院长王文蓉副教授的《换个角度看课堂》。课前我在想:课堂是什...

  • 把课堂还给学生

    这次期末考试,7班同学进步大,超乎我的预想。追根溯源,反思再三,觉得学生自主研读,课堂有了思维碰撞,作业取舍得当且...

  • 把课堂还给学生

    下课走出教室的时候,路过班级门口的老师看了我笑着说,你上得热火朝天啊! 没错,这节课我觉得是一堂非常成功的课,整节...

  • 把课堂还给学生

    德国著名教育学家斯普朗格曾说过:“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要把人的创造力量诱导出来,将生命感、价值感...

  • 把课堂还给学生

    构筑理想课堂是新教育十大理念之一,也是我们教学工作者追求的终极目标,我也一直朝着这个目标不断的努力、探究、...

  • 把课堂还给学生

    “知易行难”“知难行易”“知行合一”是这节课的核心。我们只要坚持就会有收获。我每一次听时老师的课都有不一...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如何把课堂还给学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pwum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