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在学习写作的方法,一直在学习10万+的样板,一直在读书。为的就是能写一点东西,但到目前为止,真是“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到底是什么原因呢?应该是写作的目的和收集素材的方式出现了问题。
写作没有目的,想拿起笔起来就写,想到那就写到那。这是不行的,永远也写不出东西来。
首先,找到自己喜欢和擅长的方向了吗?没有,完全没有,那收集的素材不就会南辕北辙了吗,更不用说深入专业了。世界之广,无非是走马观花,背手游玩而已。
其次,收集素材的颗粒度,看、听、闻、身、感、意。都得有真切的感受,每一句话,每一个肢体语言,每一表情。以此,从深度走,立意、脉络事件、观点。这样去做,就有源源不断可写的东西,也推动自己朝着擅长和喜欢的方向发展。
再次,写作是玩吗,可以很随性吗?不行。这也是必须日积月累,改造自己,三更灯火五更鸡才可能写出有人看的东西来。别忘了,一万小时定律的前提是精进。否则,江月年年望相似,但见长江送流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