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个计划,算是给自己定个规矩吧,不然懒散,想到哪儿做到哪儿的状态确实是让人不爽。
其实一直都认为应该有个计划列表,然是按照计划去践行,只是自己总是做不到,所以就对做计划失去信心了。
就像写作一样,重新拾起来,所以做计划的习惯如果能践行下去,想来也是好的。
把写作当成大事来做的话,还是有必要针对读写做一个计划的。
有组织,就有动力。
既然要写作,那就必须要有输入和输出。读书是输入,写作时输出。
输入:十一月阅读计划:
在蜗牛读书上面参与或发起共读。七天读一本书,一次同时参与或发起两本书,这样下来一周可以读八本书。
感觉这样读起来速读和读书质量还是不错的,最近一周试验了一下,读了三本书,分别是《向上生长》 、 《极简主义》 、 《非暴力沟通》。在知识星球上分享了一些读书笔记和一些读过之后的感悟和想法,日积月累应该是不错的输入。
计划书单:《失控》 、 《人类简史》 、 《无知》 、 《底层逻辑》 、 《冥想》 、 《伟大的孤独》 、 《山茶文具店》 、 《枪炮、病菌和钢铁》
自我监督:7/14/21/28在简书打开两本读书笔记。
以上书籍在碎片化时间,通过蜗牛读书完成。
另外纸质书,《毛泽东选集》第二卷,《史记》第三册,《曾国藩全集》第一册,《论语全解》会在睡前一段时间逐步阅读。
总感觉电子书不可能替代纸质书,手里捧着纸质书的感觉,还是不可替代的。
输入的方式有很多种,所见、所感、所思,皆是输入,有了感觉一定要记录下来,才是自己的,不然一定很快就忘记了。
有一次做了个梦,梦中设计了一个被自己吸引了的故事架构,以及一些很脑洞的情节,在梦里满世界找纸笔,希望把他们记录下来,并且在脑子里不断的自己强化反复记忆。最终起床还是忘了99%,那种失落是很折磨人的。这应该属于不可抗力,但是平时要是有了想法一定要记录下来,不然忘掉之后可能自己无论怎么努力都想不起来。
输出:十一月写作计划:
十月继续在简书挑战日更,只许成功,不许失败,养成每天输出的习惯,先完成在去想如何做的更好。
和小伙伴们一起相互鼓励,相互督促。
写字要有感觉,这种感觉是在习惯之中慢慢培养出来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