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欲寡其过

欲寡其过

作者: 荡相遣执 | 来源:发表于2021-05-20 09:15 被阅读0次
遽伯玉像

蘧伯玉使人于孔子。孔子与之坐而问焉,曰:“夫子何为?”对曰:“夫子欲寡其过而未能也。”使者出。子曰:“使乎!使乎!

——《论语·卷七·宪问第十四》

译文:蘧伯玉派人来问候孔子。孔子请他坐,便问他道:“你们家的先生近来都做些什么呀?”

使者对答道:“ 我们先生想少犯些过错,但都觉得做不到呢。”

等使者辞出后,孔子说:“真是一位好的使者呀!真是一位好的使者呀!”

阅读思考:

 遽伯玉希望自己成为一个完美的人,并且他的家臣都知道,自己的主人洁身自好,“欲寡其过而未能"。但如果一个人要建功立业,服务社稷,造福于民,如何才能做到寡过?无奈之下,遽伯玉只能赋闲在家。孔子非常赞赏遽伯玉的人格,喜欢和他交往,甚至在卫国时两次住在他的家里。孔子觉得和遽伯玉在一起,是君子之交,可以净化自我。但孔子心中有追求,他老人家可是希望"仁济天下"。虽然说“天下无道",可以“独善其身",但孔子可是不断地在追求和盼望着明君的出现。

孔子不敢象遽伯玉那样,每天“欲寡其过而不能",他曾说“假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是希望自己不犯大过,而且还要在“易"的指导之下。这可不是孔夫子谦虚。要想做事,就要应其时,和其人,顺其宜。而那些客观条件,又无时不在变化之中。特别是人心,变幻难测,如何能够准确把握?所以孔老夫子不敢说“无过",他只能做到"知天命",和“顺天命"。

君子不掩其过。孔子最出色的弟子之一子贡曾说:“君子犯了过错,就象出现了日食和月食。犯了错,大家都能看到;犯错误之后发现并更改了错误,大家就会敬仰你。"(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君子立身处世,怎么能害怕犯错呢?有了过错,能自省并能更正过来,也是会受到人们的敬仰。

遽伯玉有洁身自好的美名,这个孔子是知道的。当孔子见到遽伯玉的使者,也是一时心中好奇,问一问这位爱护自己名誉的老先生整日在家忙些什么?使者的回答有些笼统,“夫子欲寡其过而未能也"。意思是,我家主人已经没过错了,他终日想减少过错,可从哪里去找过错呢?

使者的回答好吗?

孔子的评价是:“使乎!使乎!"意思是“好一个使者!"但不要忘了,中国语言在不同的环境中,因语气的不同,而有不同甚至相反的表达效果。孔子当时的表达语气,今日不得而知;但可以肯定的是,孔子遵循的是中行之道。“过犹不及"是他经常对自己的弟子所强调的。遽伯玉洁身自好,整日担心自己会犯什么过错,并且让家里人都看在眼里,见人就称赞自己的主人。这就有些过了。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遇到一些具有洁癖的人。他们虽然会受到人们的尊重,但与之打交道则不好适应。过分的追求道德约束,也可能会出现“心灵洁癖",就会在社会这个大染缸不适应,甚至逃避。我们虽然强调“读书为己”,但也不能忽略了“读书为人"。“读书为己"是为了提升自我的素养和能力,读书的目的不是为了"遁世",而是还要走上社会,服务于大众。

遽伯玉是卫国的贤大夫,孔子适卫,他赋闲在家。为什么呢?当时的卫国,贤者如公叔文子,孔圉,王孙贾都在朝,当然还有弥子瑕这些小人,南子夫人也时时干预朝政。遽伯玉无法与小人共处,离开了官场。

相关文章

  • 欲寡其过

    蘧伯玉使人于孔子。孔子与之坐而问焉,曰:“夫子何为?”对曰:“夫子欲寡其过而未能也。”使者出。子曰:“使乎!使乎!...

  • 夫子欲寡其过而未能也

    蘧(qú)伯玉使人于孔子,孔子与之坐而问焉,曰:“夫子何为?”对曰:“夫子欲寡其过而未能也。”使者出,子曰:“使乎...

  • 夫子欲寡其过而未能也

    【原文】 14.25 蘧伯玉使人于孔子①,孔子与之坐而问焉,曰:“夫子何为?”对曰:“夫子欲寡其过而未能也。”使者...

  • 其寡过矣乎

    早起刷微博,看到联合国公布定义的青年年龄维度为15—24岁,92年出生的归为中年行列。细思极恐,后背阵阵发凉,三年...

  • 论语365之:夫子欲寡其过未能也

    这章讲了上下级关系艺术 在层级中,无论上级跟你年龄相差多少,上级的位置,必定表明了你从属的地位。 伯玉在别人问他的...

  • 惭愧忏悔止恶修善,须脚踏实地,尽力做去。

    夫欲学佛祖了生死,须从惭愧忏悔止恶修善而来(惭愧忏悔止恶修善,即自讼寡过,克己复礼。若能自讼,自然寡过,寡过即克...

  • 论语·宪问篇14-41

    14.41 [传统为14.25]蘧伯玉①使人于孔子。孔子与之坐而问焉,曰:“夫子何为?”对曰:“夫子欲寡其过而未能...

  • 2022-05-21

    摘抄 【原文】 14.25 蘧伯玉使人于孔子。孔子与之坐而问焉,曰:“夫子何为?”对曰:“夫子欲寡其过而未能也。”...

  • 《论语说》志于仁

    原文:苟志于仁矣,无恶也。恶与过不同,恶可以遽(ju)免,过不可以遽免。贤台蘧伯玉,欲寡其过而未能。圣如夫子,犹曰...

  • 论语简读(七十三)

    14.25 蘧(qú)伯玉使人于孔子,孔子与之坐而问焉。曰:“夫子何为?”对曰:“夫子欲寡其过而未能也。”使者出,...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欲寡其过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idvj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