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到了,突然冒出了一个想法,搞一个“小红花墙”,激励妮妮在家中好习惯的养成。
于是淘宝搜索了一下"红花墙",原来是长这样的:“自己吃饭”,“按时睡觉”,“不发脾气”,“做事不拖拉”,“尊老爱幼”,“学会分享”~~~乖乖!这莫不是机器人养成手册吧!

如果这些就是“好孩子”的标准,呵呵,妮妮一定是个“顽劣的坏孩子”,那我一定是个“彻彻底底的失败妈妈”。
但,在我心中,有比这些词条还要重要万倍的内容,正在和妮妮一起养成着:“承担事情的直接后果”,“情绪的觉察和流动”,“诅咒敏感期的平稳过渡”,“鼓励你的好奇心”等等等等~~

孩子是一个完整的生命,而不是无数个行为的综合体。若在我眼中只看得到孩子的行为,那必然陷入监督--焦虑--纠正的死循环。短短的一生,我伴着你,你伴着我,到头来变成了,我改变你,你反抗我,不值得。在这座监狱里,孩子不得自由,我们也失去自由。
我开始反思为什么自己会有最初“红花墙”的念头。虽然这念头打着为了孩子好的幌子,背后却是满满的缺点和不接纳。伤害关系的,不是一个人有缺点-------大家都有缺点,事实上,真正伤害关系的是评价和不接纳。

妮妮以后会是怎样的一个人?优秀吗?平庸吗?这些都不重要。
相信她, 信任她,看到事物好的一面 。
即使面对她的平庸,我也能展现出“无所谓”。
我希望我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