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日课130

作者: 琴昕 | 来源:发表于2021-05-19 08:49 被阅读0次

《中庸》日课130

然后下面这段话就很容易理解了,全是排比句。

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笃,弗措也。

“弗”就是“不”,“措”是把这个东西放在一边。

“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意思是说,有的事儿我不学习,但是如果学,我要不能学会,我就不放弃,就不会把它放在一边。

“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意思是说,这事儿我要不问便罢,问了之后如果不能真正了解、真正地知道,我就不放弃,我接着问,打破沙锅问到底,一定得问明白。

“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意思是说,这事儿不思考便罢,一旦思考,我就得想明白,思考而没能得到正确的答案,那我就不能放弃,不能把它放在一边,一定得想明白不可。

“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意思是说,这个事儿我如果分辨不清楚,我就不会放弃。

“有弗行,行之弗笃,弗措也。”意思是说,这个事儿我一旦要奉行,我就坚定的执行下去,绝对不会半途而废!

选自:杨军师父《中庸别讲》

相关文章

  • 🎏《中庸》日课130

    《中庸》日课130 然后下面这段话就很容易理解了,全是排比句。 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

  • 🎏《中庸》日课5

    《中庸》日课005 “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天下最通达的方法、大家都认同的方法就是中庸。既...

  • 🎏《中庸》日课11

    《中庸》日课11 子曰:“道其不行矣夫”。孔子说,这个方法得不到推行啊,这是一个总结。前面这一大段讲的是中庸的方法...

  • 🎏《中庸》日课12

    《中庸》日课12 子曰:“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 孔子...

  • 🎏《中庸》日课15

    《中庸》日课15 当你征求他人意见时,会发现大家说什么的都有,你把这些信息收集完了之后,怎么去筛选?分两步,第一步...

  • 🎏《中庸》日课20

    《中庸》日课20 子思在前面举舜的例子,这里举颜回的例子,还是在暗示给我们另外一层含义,舜是帝王,颜回是平民,两个...

  • 🎏《中庸》日课17

    《中庸》日课17 子曰:人皆曰予知,驱而纳诸罟擭陷阱之中,而莫之知辟也。人皆曰予知,择乎中庸而不能期月守也”。 “...

  • 🎏《中庸》日课16

    《中庸》日课16 在两天前《中庸》日课中,我们讲了舜的大智慧具体做法三“隐恶而扬善”和做法四“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

  • 🎏《中庸》日课19

    《中庸》日课19 子曰:“回之为人也,择乎中庸,得一善,则拳拳服膺弗失之矣”。 这是《中庸》第八章,是孔子对颜回的...

  • 🎏《中庸》日课69

    《中庸》日课69 “武王末受命,周公成文、武之德”,“末”是结尾,指武王晚年,周武王晚年接受了上天的成命,这叫做“...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中庸》日课130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qguj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