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桂妃研读社》
[桂妃研读社|D123]《孩子,把你的手给我》Day8

[桂妃研读社|D123]《孩子,把你的手给我》Day8

作者: eb861743cc8a | 来源:发表于2018-06-23 00:41 被阅读91次

阅读时间:0.5小时

阅读页码:第153页-第162页

第八章 孩子焦虑的一些来源:提供感情上的安全感


大纲结构

如何解决孩子焦虑的问题

一、被抛弃的焦虑及应对

二、内疚的焦虑及应对

三、父母不信任的焦虑及应对

四、父母冲突的焦虑及应对

五、对死亡迷惑不解的焦虑及应对


各位书友,大家好,今天我们继续分享美国儿童心理学家吉诺特博士《孩子,把你的手给我》这本书。

【引入】开始前,我先做个小调查。童年是无忧无虑的”。您同意这句话吗?如果同意,请在屏幕上输入“1”,如果不同意,请在屏幕上输入“0”。

我看到输“0”的朋友要多一些。的确,我们都希望自己的童年、孩子的童年是无忧无虑的,但这种美好的愿望似乎是可遇而不可求。因为,孩子虽然生活在父母的手心里,但在成长的过程中仍然会生出这样那样的烦恼,特别是当孩子感受到某种威胁,失去了安全感,又无能为力时,就会产生焦虑。孩子的焦虑都从哪里来呢?父母怎么才能帮助孩子减少或降低焦虑感呢?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个话题。

【正文】

孩子的焦虑从哪儿来呢?吉诺特博士认为主要从这么五个方面来。一是担心被抛弃,二是内疚,三是父母不信任,四是父母之间的冲突,五是对死亡的迷惑不解。针对孩子这五个方面的焦虑,我们将逐个儿介绍,并教给大家具体应对的方法。

一、被抛弃的焦虑及应对

第一个,就是担心被抛弃的焦虑。孩子最大的恐惧就是害怕失去父母的护佑,就像鱼儿离不开水,一旦觉得父母不再爱他,抛弃了他,就显得非常无助,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办。

【举例】比如,我们常常因为孩子的过分要求而愤怒,“我再也不想看见你了”、“那我就不要你了”,这样的话就会脱口而出;或者,我们也担心孩子害怕离开父母,于是不打招呼,悄悄消失,这些都会让孩子陷入随时可能被父母抛弃的担心中。

家长怎么帮?

针对被抛弃的焦虑,我们有两个法子:

1.永远不要威胁说要抛弃孩子。无论是开玩笑还是警告,我们都不能说不要孩子的话。

2.对不得以的分离,要提前做好充分的准备。

【举例】比如,小孩子放学回家看不到父母很着急,感觉不安全。我们可以在家里留小纸条,或者在准备好的小黑板上写下我们在哪里的消息,这样孩子就会确定爸爸妈妈这会儿不在家,他们在单位,下班就回来了。

再比如,我们要出差、住院治疗等等,不得不离开孩子一段时间,对于年幼的孩子,知道爸爸妈妈要离开,就会哭闹,很多家长担心孩子的反应,所以乘孩子睡觉、玩耍不注意时,悄悄走掉,结果呢孩子发现妈妈/爸爸不见了,一定会大哭,之后就产生了被抛弃的焦虑感。与其这样,我们不如和孩子玩分离和团圆的游戏。把分离和团圆的过程通过两个人物的玩具演出来,让孩子知道妈妈/ 爸爸为什么离开,什么时候会回来。

二、内疚的焦虑及应对

那第二个焦虑的来源就是内疚。当孩子从父母那里得到了“都是因为我,事情才变的如此糟糕”的反馈时,就会陷入自责的焦虑。

【举例】我们常常会把大人的不良情绪归罪于孩子的行为,比如,“都是因为你不听话,把妈妈气病了”,“都是因为你们不好好听课,把老师气跑了”。这会让孩子觉得造成如今这样糟糕的情况,都是因为自己不够好,从而陷入深深地自责,却又无法扭转局面。

家长怎么帮?

针对内疚的焦虑,有一个简洁而有效的法子,那就是指出并纠正孩子的错误行为。

【举例】比如,我们可以说:“你真的让妈妈生气了,妈妈身体本来就不好,我们给妈妈道个歉吧”。再比如,我们还可以说:“你们这样闹,王老师受不了,不上课了,现在你们是不是派班长把王老师请回来,保证再不闹了呢?”

只要正面指出孩子的错误,并帮助孩子找到解决的办法,就可以了。

三、父母不信任的焦虑及应对

第三个焦虑的来源就是父母对孩子的不信任和不耐烦。孩子认为自己可以做到,而父母却因为失去耐心而叫停孩子能够通过努力做到的事儿,这会让孩子颇受打击,从而陷入希望父母相信自己却又无能为力的焦虑中。

【举例】比如,孩子已经很努力地学习系鞋带了,但怎么也系不好,父母常常会失去耐心说;“怎么这么笨”,然后蹲下来三下五除二就帮孩子系好了。孩子觉得自己能系好,只需要再练习几次就好了,爸爸妈妈怎么就不相信呢?但是又觉得没有能力改变父母对自己的认识。

家长怎么帮?

针对父母的不信任和不耐烦引起的焦虑,最有效的法子是给孩子一个成长的空间。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静待花开,相信孩子经过实践和成长,一定会具备符合他的年龄段的能力。鼓励+期待就可以啦。

【举例】比如,看着孩子的小手笨拙地系鞋带,怎么也系不好,我们可以说:“别着急,你看宝宝这次已经可以把两根鞋带交叉起来了,进步很大哦。你看,像这样,把这根绕个圈,把另一根从这个圈里里拉出来,对,就是这样,然后拉进。不错不错,再多练几次,宝宝就可以自己穿系鞋带的鞋了。”

大家看,我们边鼓励边示范,孩子通过自己的努力,学会一样本领,是不是自信心都爆棚了呢。

四、父母冲突的焦虑及应对

第四个焦虑的来源就是父母之间的冲突。当父母吵架时,孩子常常会觉得这都是是因为自己的错儿,对自己不能阻止父母吵架无能为力。更要命的是,父母还常常要求孩子站在自己这一方,反对另一方。这让孩子常常陷入分裂的忠诚和感情中,不仅焦虑万分,还会影响孩子的性格养成。

【举例】比如,壮壮的妈妈和爸爸因为爸爸睡懒觉而争吵起来,妈妈觉得爸爸只知道睡大觉,也不带壮壮出去玩儿,爸爸觉得自己累了一天,稍微睡会儿,休息好了再带壮壮出去玩有啥不行。越吵越激烈的时候,妈妈突然对壮壮说:“”壮壮!你说你爸是不是一点也不负责任!“壮壮立刻傻眼了,不知道该向着妈妈还是向着爸爸。

家长怎么办呢?

针对父母冲突引起的焦虑,我们要分两种情况来想法子

第一种情况,就是针对父母的日常争吵,最好的法子是避开孩子或者实在不能避开,那就用协商的办法来解决争端,让孩子知道父母也可以有分歧,但是协商就OK了。让孩子目击父母相互攻击,对孩子没有好处。

【举例】比如,刚才那个例子,壮壮的妈妈和爸爸因为爸爸睡懒觉而争吵起来。妈妈和爸爸应该以协商的态度面对孩子。妈妈要告诉爸爸:“你这样睡大觉,让我很生气,我希望你能带壮壮去外边玩一会儿,孩子不能老闷在家里,而我呢,在家准备晚饭”。爸爸也可以这样对妈妈说:“我这不是忙了一天累了吗?稍微休息一下,就按照老婆大人的吩咐去就是喽”。

大家看,一场另妈妈非常生气的冲突,通过协商的办法就解决了。孩子呢既看到了父母的冲突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而且还学会冲突中如何可以通过心平气和的沟通解决问题的方法,是不是两全其美呢?

那,第二种情况呢,就是针对父母离异的吵闹。我们要告诉孩子,爸爸妈妈因为很多原因,没法生活在一起了,但是这不影响我们对孩子的爱。父母离异的孩子要降低焦虑是比较困难的,所以要给孩子一段时间,让孩子慢慢适应失去过去稳定家庭而进入另一个稳定状态的过程。

五、对死亡迷惑不解的焦虑及应对

第五个焦虑的来源是对死亡的迷惑不解。孩子对死亡还没有概念,当亲人或宠物死了,再怎么哭喊,也无法让亲人或者宠物活过来,孩子无法应对这种沉重的打击,对自己的能力产生了深深的怀疑,同时觉得自己被抛弃了,不再被爱了,这种恐惧也会让孩子陷入焦虑。

【举例】举个例子吧,壮壮的奶奶去世了,3岁的壮壮和奶奶感情很好,他知道奶奶生病走了,但是大人们都说奶奶去了天上,壮壮就想,只要我天天念叨奶奶,奶奶一定也想我,就会从天上下来看我的,但是无论壮壮怎么念叨,奶奶也没有再像以前一样给壮壮做好吃的红烧肉,给壮壮讲故事。壮壮每天都在没有奶奶在身边的思念中煎熬着。

那父母要怎么帮壮壮呢?

帮助壮壮面对死亡而迷惑不解的焦虑,我们要做的第一步就是允许孩子表达他们的担心、幻想和感受。

【举例】比如,我们可以说;“你想奶奶了?”、“你希望奶奶还活着?”、“很难相信奶奶再也不回来看你了。”等等。

接下来,我们要做的第二步就是告诉孩子真相,我们可以很严肃的和孩子谈一谈生命的开始与结束到底是怎么一回事,然后给孩子一个大大的拥抱。

好了,通过刚才的列举,我们知道了孩子的焦虑主要来自被抛弃的担心、内疚、父母的不信任、父母的冲突和对死亡的迷惑不解五个方面,而且,我们还给大家给出了帮助孩子摆脱焦虑的具体方法。这些对症下药的方子是不是还蛮有可操作性的。

【练习】最后,让我们做个练习吧。

假设单位派您参加外地为期一个月的培训,您怎么告诉只有1岁的女儿呢?

记得我们提到的分离-团圆的小游戏吗?相信,你一定可以用两个玩偶,找到独具一格的方法。

实际上,父母完全消除孩子的焦虑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是我们可以帮助孩子处理好这种情绪,表达对孩子的理解,帮助孩子为担心和烦恼的事情做好准备。

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桂妃研读社|D123]《孩子,把你的手给我》Day8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sdqy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