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巧用绘本,建立目标
《别笑,我真的要环游世界》——一套10本,总共大概500个小故事——入手已经大半年了,现在依然是打开度最高的一套。而且,不仅仅停留在让我们读给他听,还会自己看,还能看着看着自己哈哈大笑;最关键的是还会模仿女主角——西西做过的一些事,西西简直成了小宝的偶像。

有一天,宝宝和我们说:“我想和西西一起去环游世界,西西真的存在吗?她家在哪里?”
本来想告诉他,西西只是作者笔下虚拟出来的人物,根本不存在,但是想了想,这样可能就没意思了。我们查了一下,整个故事背景是比利时。
于是我们对孩子说谎了。
我们告诉孩子,西西是比利时人,等你长大了,可以去比利时找到,一起去环游时间。我们还一起拿着地球仪在上边找到了比利时,还找到了比利时的图片一起看了很久。
于是乎,孩子第一个正式且长久的梦想就诞生了——长大要去找西西,一起环游世界。
在学习英语的时候,宝宝也会问,学习英语有什么用?为什么要学?
正好,可以用西西这个具体的人和事来说明学习英语的作用,因为西西是比利时人,她说英语,而且环游世界必备的技能也是要学好英语,不然吃穿住行都不好解决。
学英语的底层动力,总算建立好了。
02/ 打卡有礼,习惯养成
解决了为什么的问题?
接下来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如何保证规律且持久的刻意练习。
我们学习英语用的是叽里呱啦。刚好这个APP种有一个打卡有礼活动,可以帮助孩子养成打卡习惯。之前,我们用也打过一段卡,但是中间停了之后,孩子就忘记了。而且,如果不能很好的解决为什么要学习英语的问题?也很难持久、认真的学下去。
经过前期的打卡,我们建立了一些简单的共识:
1)强调玩而不是学:和呱呱是在玩,而不是学。我们平时会刻意的说玩而不说学;
2)是特权而不是任务:和呱呱玩是他的一项特权,而不是任务,可以选择放弃不玩,我们不强求;
3) 谁努力礼物是谁的:如果遇到困难的不会想要让别人帮忙而自己去收获胜利的果实,这个是不允许的。

03/ 朝三暮四,提高积极性
每天学习的时长大概在20分钟左右,可能会到半个小时。稳稳的坐住半个小时,而且还要专心的去学习,对一个4,5岁的小孩是比较困难的,之前好几次学着学着,想要中间放弃。
后来,我们换了一个办法。今天可以先预习明天的课程,明天只需要学习几分钟就可以完成打卡任务,这样剩下的时间就是在为下一天做准备,第二天又可以很快的完成打卡。
学习的时间没变,只是调换了顺序。但是学习的心情完成不同了。首先,可以用很短的时间完成打卡任务;其次,后半段的时间都是在做超前学习,学习时候的心情是完全不一样,而且可以自由选择是否继续学下去。
现在已经养成了这个习惯,我们都不用去催,孩子就会自觉的、高兴的去完成明天的任务。
朝三暮四听着可笑,但是确实有效,通过这个方法,我们极大的提高了孩子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