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小白杨按:从7月20日起,连续四天推出"由思想文化的演变管窥中华民族的兴衰"主题简书,这是第二篇,敬请各位简友、书友、文友和同道关注,批评指正。
二
历代皇权统治者利用“家天下”的专制集权政治体制,不断打压与愚弄最广大人民群众自由与全面发展的追求,以人为本的思想文化体系始终难以树立,使得中华民族由于缺乏先进人文思想的支撑一再失去发展的机遇
中华民族自秦并六国,经过上千年的皇权专制社会的发展,从两汉到唐宋就达到了当时世界农耕文明最繁荣昌盛的顶峰。在此后的元、明、清三朝近七百年里,也曾经有过几次以提倡人心解放和思想启蒙为主旨的反传统文化的思潮。但遗憾的是,在历代皇权专制统治者的残酷压制与愚弄下,要么中途因反传统思潮的领军人物被杀而趋于消亡,要么为统治者所打压而始终只能徘徊于社会的下层,不能上升为社会主流思想而流产。
这里不得不提明朝中期杰出的心学启蒙思想家李贽。明代中期,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恢复与发展,手工业与商业在东南沿海一带逐渐繁荣,已出现了资本主义的萌芽。公元1507-1509年,王阳明贬任贵州龙场驿丞时,经“龙场悟道”开新儒学风气之先,以“吾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而为善去恶”为核心要义的儒家王氏心学正式确立。此后,出现了李贽(公元1527—1602年)为代表的一批对传统思想文化进行全面批判的心学反传统斗士。他提出 “不能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夫天生一人,自有一人之用,不待取给于孔子而后足也”中国式的“天赋人权”观,刀锋直指程朱理学“尊孔复古”的根源,主张反对偶像崇拜,尊重个性和个人权利。并且他认为工商业者开采矿场、贩运货物,是对社会和个人都有益的事,要求明朝官府停止矿税,鼓励工商业的发展。与此相联系,他对“人欲”表示了充分的肯定,反复论说追求物质享受、贪财好色,为自身谋取利益是人的天性,是合理的要求,一切脱离物质利益追求的“道”全是虚伪的空谈。对于禁欲主义和程朱理学,李贽给予了深刻、尖锐、透彻、大胆的批判,斥之为假道学。另外,对当时“小脚妇女”所谓的“短见”,他指出这是因为她们的生活空间受到限制的结果,而不是女性天生所具有的。李贽为了传播他的思想,抛弃知府的高官不做,多年辗转于各地公开讲学,吸引了许多具有新思想新文化倾向的士人。显然,专制统治者对李贽提倡人心解放的思想启蒙工作万分仇视,不断加以迫害,公元1602年,他被逮捕下狱,不久自杀于狱中。李贽的死,对中华民族追求人心解放和思想启蒙的努力是一个最沉重的打击,这是中华思想文化自身更化改新的一大尝试,再往后的下一次,就是外来思想文化的西风东渐,已是300多年以后"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发生的事了。李贽之后直到鸦片战争爆发的近250年内,再也无一人敢明目张胆地领军反传统思想的斗争了。环顾人类思想文化发展史,在王阳明和李贽等儒家心学大师生活的大明王朝(公元1368—1644年)同时期,在公元14至17世纪时的西方,正是进行“文艺复兴”思想大解放普遍启蒙人心的时期。很遗憾的是,中国传统知识分子对思想自由的探求在刚要叩响近代思想启蒙的大门时,自己却倒在了思想启蒙运动的门口,直到300多年后的“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在西方外来思想文化的浸润下,才再次重新叩响。
但是,中国广大下层人民要求人心和思想解放的思潮并没有完全湮灭,只是转入到社会底层,以比较隐晦的方式进行着。先后出现以《西游记》、《金瓶梅词话》、《醒世姻缘传》、《三言》、《二拍》等为代表的一大批民间通俗文学,虽然一度为专制统治者诬蔑为粗鄙庸俗之作而遭禁,但在民间下层社会却一直广为流传。以《西游记》为例,书中最为人们所喜爱的神话人物莫过于孙悟空了,但实质上,孙悟空热爱自由、不愿受拘束、无法无天、勇于反抗的个性特征,以及他七十二般变化的神通广大,无不充分表达了广大下层人民对人性的充分展示与自由全面发展的追求。而《金瓶梅词话》(公元1617年)则对商业化社会的现实进行了冷静而深刻的描绘,对人性尤其是人性的弱点,如自私自利、贪财好色进行了清醒而细致的揭露,对传统思想文化失去了对人性的约束力进行了写实般的批判,在建立新的思想文化体系上留给了人们思考的空间。
至于到了清代,专制统治者更进一步地倡导儒家理学,推崇朱熹,乃至称誉他“开愚蒙而立亿万世一定之规”,“欲求毫厘之差,亦未可得”。在清前中期,中国社会政治在以“文字狱”为代表的残酷专制思想文化的高压之下一度稳定,“国力强盛”,史称“康乾盛世”。但此时如果放眼世界范围,从十七世纪末到十九世纪中叶,正是西方世界在完成了“文艺复兴”思想大解放的洗礼后,第一次工业革命爆发,资本主义得到迅猛发展,近现代科技文化日新月异之时。相对这种变革,中华民族思想文化的发展与科学技术的进步则极其缓慢,自明代以来就已经滞后于西方世界的情况日趋严重。广大人民群众追求自由发展全面发展的诉求则更加隐蔽,只能以《儒林外史》、《聊斋志异》和《红楼梦》为代表的一批民间文学作品来表达。《儒林外史》深刻地揭示了作为当时社会的中坚阶层——“士子”们在追求“学而优则仕”的过程中精神堕落、失去独立思考的权利和能力,导致人格的奴化与委琐的一系列现实;而《聊斋志异》和《红楼梦》则站在呼吁充分实现女性权益的角度,表达了对造成中华民族近千年来广大女性“千红一哭”,“万艳同悲”专制思想文化的痛恨与批判,更加难能可贵的是,《红楼梦》隐晦地道出了专制思想文化所支撑的“家天下”因不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现实生活的需要,最终必会崩溃"白茫茫大地一片真干净"的结局。
以上中华民族在明代以来表达平等自由思想的文学作品,在内容与观点上,就是与宋代以前的文学艺术相比,大多缺少直白自信的表述,显得非常压抑,与同时期西方“文艺复兴”时代的文学作品相比,最大的区别是它们始终未能在社会上层占据主流地位,更谈不上对整个社会变革产生全面的影响。
而恰在同时,西方世界在东方爆烈火药的震动下苏醒了。公元14世纪中期至17世纪,西方世界在思想文化领域进入了以资产阶级反封建文化运动为本质的“文艺复兴”时代。长达300多年的“文艺复兴”,使得以人文主义精神为核心的启蒙人心、反对神性,主张人生的目的就是追求现实生活中的幸福,倡导个性解放,反对愚昧迷信等一系列“天赋人权、平等博爱”的人权观,成为西方世界不可抑制的主流思想文化,使得人们形成了对物质利益和精神享受都应有追求的社会共识。由此引发了西方世界自15世纪以来哲学、文学、艺术、政治经济学等社会科学以及数学、物理、天文学、医学等自然科学的迅猛发展,以及由此产生的资本主义的经济基础与生产关系,进而在17世纪产生了席卷整个西方世界的资产阶级革命,建立了对人的本性——充分追求物质与精神生活——先进行充分的揭露、认识、批判与肯定,再进行全方位地监督与制衡的社会上层建筑——资本主义的代议制、三权分立制与有限权力政府。从此,西方世界在政治、经济、科技上远远将东方的中国抛在后面。而此时,中华民族却在以程朱理学为主流的极端专制思想文化的钳制下,逐步放慢了前进的脚步。 当然,到公元15世纪,由于人口众多,幅员辽阔,皇权高度中央集权可以集中农业社会的资源办大事,中华民族仍然拥有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综合国力、最成熟的航海技术,有"郑和七下西洋"的伟大壮举,但已不再拥有当时最先进的思想文化了。所以,郑和的船队尽管是当时最先进最庞大最具战斗力的舰队,却没有能开启大航海时代,发现新大陆,带领中华民族耕牧海洋。在“存天理而灭人欲”这种极端专制思想文化的抑制下,中华民族与第二个公元千年继续领先世界的机遇失之交臂。而在此87年后(公元1492年),哥伦布仅带领三条小船就发现了北美新大陆,开创了人类真正的大航海时代,促成了西方世界全球观念的形成和向海外拓展经略海洋的机遇。由此,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近代以来中华民族一再遭到海上强敌的入侵,而由此产生的家国之痛了。
网友评论
小狐仙令心腹散布消息,只说是皇上意欲借农夫仇敌的手除掉农夫,而后杀仇敌安众将心。银狐帝国闻言,召风行者小空和夏娃恋月密商。银狐帝国恼道:“你们俩怎么回事?怎么走漏消息?这下可好,还有哪个冤大头敢杀农夫自寻死路?”两只狐狸道:“我们俩没有和别人说起,不可能走漏消息,一定是小狐仙的诡计,皇上应该彻查辟谣,严惩小狐仙。”银狐帝国道:“你们俩去彻查辟谣,但朕不想明着和农夫、小狐仙作对,以免激起兵变。”
谢谢点赞,欢迎转发!
谢谢点赞,欢迎转发!
思想未开,脚步怎能迈开?!
太感动了,简书伯乐一上午都在审读推荐我的文章!谢谢!😂
后面还有一篇文章专门分析明代心学以及发展历程。
不是我没有变化,是社会没有变化!
谢谢点赞,欢迎转发。
敬请关注后续两篇,试图给出一个可能您不太满意的答案,权作出一些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