懵懂无知的小绒鸭用来形容刚入学的一年级孩子再准确不过了,“高强度的搬砖工”用来形容新手一年级老师更不为过。开学至今,关于课堂教学我始终觉得自己就是在不停地灌输语文知识,对于孩子的语言表达训练我总是浅尝辄止,怕的是浪费时间,耽误进度,而周三张老师讲的《语文园地三》却触动了我的心灵,促使我的思想发生了质的改变,原来教一年级不是迫使自己退化,而是对自己素质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把自己的听课心得做以总结。
一、“研学分享”一箭双雕
开课伊始,张老师就设计了一个“研学分享”活动,张老师把孩子们的精彩瞬间呈现在PPT,孩子们看着一个个身边的熟悉的身影,自然兴奋不已,那一双双会说话的眼睛写满了激动与兴奋,此刻,孩子们兴趣盎然,眼球被老师彻底吸引住了。接下来,张老师引导孩子交流自己的收获,比如“苹果大大的,红红的”、“苹果又酸又甜”,“苹果圆圆的,红红的”……就围绕一个苹果老师引导孩子说叠词短语,说“又…又…”的短语,孩子们在愉悦的氛围中收获了知识。接下来,张老师又引导孩子谈自己研学的心情,比如“我的心情的xi yue de” “我的心情的gao xing de”……针对一年级孩子知识储备少的弱势,张老师引导孩子用音节表达心情,可谓别出心裁,使我瞬时豁然开朗。
二、“筹备秋游”实现梦想
《语文园地三》有一个环节是“秋游的时候,你想带什么?”这一环节设计目的还是检测孩子能否正确品读音节。拼音教学作为一年级教学的难点,每一节结束,我总有一种“心累”的感觉,张老师的课却给了我另外一番体验。
“美丽的秋天是那么迷人,令人向往啊!我此刻已经按耐不住了,这个周末我就要去秋游,宝贝们帮老师筹划一下,看看我该带啥?”孩子们个个跃跃欲试,七嘴八舌、出谋划策,在孩子们的发言声中,老师适时总结并出示了本环节要解决的音节,“老师把大家说的物品梳理一下,整理出来了,谁能给大家读一读?”接着,老师通过各种形式的检测读,达到了预期效果。又设置了说话训练环节:“秋游的时候我想带( ),因为( )”,在说话训练时,老师指导孩子说音节词,表达愿望,同时激励孩子把话说完整。
这一环节,孩子不仅仅学会了拼音,而且还会用拼音,化难为易,此刻,我觉得只要有策略,拼音教学也可以如此轻松。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一年级的语用教学既是对老师的一种挑战,又是对老师素质的一种提升。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要转变观念,好好研课,把所学理论知识运用于语文教学之中,不做“纸上谈兵”之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