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生涯的故事
大学之生涯初认识
踏进了梦寐以求的大学之门。深刻的记得,报到入学的那天,站在校门口,对自己说:四年后当我自己离开的时候不留遗憾。我开始思考我的大学生活要怎样度过才有意义?我开始了每天三点一线的生活,宿舍,饭堂,图书馆。偶然的机会,在微博上看到向阳生涯一位生涯规划师写的《生涯规划师的一天》,吸引了我,文章主要描述了作者日常的工作。后来自己继续收集资料,对生涯的认识逐步的加深,了解到生涯的最大的价值就是“助人”。回顾自己的过往,每次自己在关键的时候总会有人出现在我的世界,帮助我度过难关。有价值的“助人”,去帮助更多有需要的人,回报社会,这和我的价值观是相吻合的。这奠定了我对生涯的热爱。
探索之生涯定位
后来接触到人力资源,就开始设想人力资源如果能和生涯相结合会不会达到一个非常好的效应呢?人资是把人当做一种“资源”来开发,为公司发展提供相应的人才助力。而生涯则是指导人认识自我,链接自己与工作世界的桥梁,生涯通过企业的招聘,培训,员工关系等落地,把人力资源当做一种载体。后来直接修人力资源专业,通过和专业老师交流对人力资源认识更加深入。同时,自己在大学开始在空余时间做兼职,接触社会,每年招聘会都会拿着自己的简历去面试,开始积累经验,为将来就业做铺垫。自己也开始和朋友经常探讨关于将来的职业发展方向。
不知从何时候起,很多人开始向我咨询关于毕业后去向,高考应该读什么专业,让我即开心又无奈。开心的是大学阶段的时候自己通过众多的社会实践获得了一些经验,可以给带他们一些建议,无奈的是阅历太有限,力不从心。身边有大量的同学根本就没打算从事自己的本专业,对自己以及对社会上的行业和职业完全模糊的状态。那时特别渴望自己就是一个生涯规划师,我就能去帮助他们解决这些问题了。这样的情况下,更加促使我想加快职业探索的步伐,踏入职场。
探索之生涯适应
踏入职场,走上了人力资源的道路,去验证自己当初的设想。当初自己切入点就是从最简单的维度出发,兴趣,性格,价值观,作为自己职业选择的依据。方向确定好后,就是适应问题,这时候的主要矛盾就是稳定,要适应角色的转换,由学生向工作者转变,最难的就是心态的转变。适应职业所带来的所有的一切:工作内容,工作模式,,工作时间,工作节奏,工作时间,工作环境,人际关系,面对的求职者,企业文化等等。这些内容是自己学完生涯后再回过头来看自己的时候能帮助自己去概括总结的相关情况。后来从人力资源到就业老师。有了人力资源的背景,去做就业老师,犹如如虎添翼,。
探索之生涯发展
熟悉企业招聘的流程和面试话术以及套路,让我在就业指导的路上走的非常顺畅。后来被董事长任命升职为全国就业经理。那一刻,深深的体会到原来懂的提前规划会对自己的职业发展带来好处。上任后,自己负责30人团队管理和运营。后来终于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系统的学习了生涯课程,让我对职业发展更加的明朗起来。将生涯和就业指导的课程融合企业,使得自己的就业指导课更加的充实,。同时对于自己的职业发展有了清晰的认识。在团队管理中,帮助他们去梳理职业发展,对于团队的稳定性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