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子为师 二

作者: 问基 | 来源:发表于2019-03-22 01:15 被阅读0次
以子为师 二

1.拒绝

近段时间女儿能明确表达拒绝,这是个体主观意愿进行选择的基础。选择是一个非开放性延伸,而是一种终结导向。所以选择的过程本质上是一个放弃的过程,而拒绝是放弃行为最为显性的行为。选择又是“自由”意义的具象化。以微见大,此处应该有掌声。

2.情绪

随着她开始站立学习走路,活动范围明显扩大,各种技能也开始模仿。但毕竟还不熟练,总难免磕磕碰碰,时不时也会因此发脾气。人总容易对自己的无能表达愤怒,无能包含三个层面:无知、自我失控(无法自我驾驭)、不可企及(资源、禀赋)。以上分别对应意识层面的认知;行为层面的自制力;抽象层面的定位、期望、适应性。客观上,人类发展到今天就认知而言我们仍旧非常局限,所以我们难免面临无能的局面。如果意识层面无法改变,那么我们只能被动进入到行为抉择。行为层面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天赋,另一部分是努力与控制。第一部分就如父母一样,不可选择。第二部分则可以练习和选择自制。由于第一部分的不可选性,以及外部资源不完全,导致有时候我们的选择并不一定存在真正意义上的正确选项。这时候我们又会被迫进入到第三个抽象思维层面寻求开脱。客观是适应能力的基础,这要求我们需要对既有资源、能力等的清楚认识;在不能企及的状态下要能够将期望调整到合适的位置,既保证不因踏空而跌宕又不因此失去动能。达尔文进化论的结论:留存的物种不因其强大、聪明,而是因为能够以最快的速度调整自己适应环境。如果微观层面太复杂,那么最简单的逻辑就是:客观看待自己和世界,选择可以选择的,努力能够努力的,最后也别忘了我们依然是灵长动物,要承认自我的局限性,当心理失衡,表达情绪也可以是一个不错的选项。

3.边界探索

随着自我能力的增长,她的自我意愿得以逐步主张。所以经常超出或违背我们给她的指令行事。除了对事物的认知,她也会尝试在不同亲属角色间寻求突破。这是代际意愿传导的第一次相悖,当然这也是个体突破获得外部竞争力的开始,是代际进化的根基。这让我有两点反思:1.相对于我们,儿女并不是我们的专属物品,她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我们只能传达我们的部分认知以及部分反馈建议,但不能以身份角色为由改变我们彼此独立的事实。人是环境的产物,我们只能提供选项,成为她环境的一部分,至于她成长成为什么样,本质上并不是我们所能决定的。2.对于家庭的经营不在个人意愿张力的表达或者权力约束,而是尽量有效沟通争取同頻,并弥补不足相互成全。在没有形成足够向心力的前提下是不可能对第三人形成向导力的。这就是修为,自我能力以外体系的修为。家庭如是,朋友如是,事业如是。

相关文章

  • 以子为师 二

    1.拒绝 近段时间女儿能明确表达拒绝,这是个体主观意愿进行选择的基础。选择是一个非开放性延伸,而是一种终结导向。所...

  • 以子为师四

    1.千人千样,我们只是基因巴士。儿子出生,产房门口。相较于当时女儿梨花带雨被护士抱出来,我喊了她一声的嫣然一笑。儿...

  • 以子为师五

    1.公法、私罚 女儿两岁半,正经历第一个叛逆阶段,个性越来越鲜明也越来越调皮。虽然我不推崇暴力教育,但如果必要也不...

  • 以子为师一

    1.生命缠绕。 女儿不满周岁,从出生开始抱在手里,到她可以独自坐着玩耍,慢慢地学会爬行、练习扶着桌椅站立。随着技能...

  • 以子为师三

    叛逆期,基因突围 女儿进入她人生的第一个叛逆期,对除了她需要或感兴趣的安排全部否定并另行选择。这对我们原来的行为路...

  • 以子为师六

    1.晚上回家,打开房门女儿迎过来跟我说:爸爸我保护一块面包等着给你哦。女儿最喜欢吃面包,她妈妈本来就给的不多她还专...

  • 以子为师七

    1.每天回家儿子女儿总会高兴冲出来帮我开门。女儿大了情感表达上开始有点腼腆,儿子就直接很多。有时候会给我看刚获得的...

  • 以戒为师(二)

    因戒 得自由 我喜悦 西游记唐僧取经团队有师徒四人,大徒弟孙猴子法名悟空,悟性最高,参透了空有不二的道理,...

  • 以戒为师,以苦为师

    今天既是母亲节,也是释迦摩尼佛的圣诞日。是提醒我们每天以戒为师,以苦为师的日子。 看过《佛陀》电视剧的都知道,佛陀...

  • 以自心为师,以境遇为师

    回顾这一年的经历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以子为师 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nuqv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