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子为师一

作者: 问基 | 来源:发表于2019-03-21 13:25 被阅读0次

1.生命缠绕。

女儿不满周岁,从出生开始抱在手里,到她可以独自坐着玩耍,慢慢地学会爬行、练习扶着桌椅站立。随着技能的提升,她正在离我渐行渐远。

基因自从离开我们的原生细胞重新编译,它就构成空间上存在的另一非我客体。自从其诞生开始,随之身体功能的逐步完善,其自我驾驭能力在逐步加强。自此,她开始了以我为中心的逐步偏离/回归,并且随着能力与环境边界扩充呈现增幅震荡。现在她未满周岁,已经可以穿过客厅独自爬到阳台探索。随着距离的延长,每一次回归周期也在同步扩大,先不计算存在增熵损耗,单就时间成本已是逐步增大。如果考虑上时间相对成本对于生命的相对价值,并基于基因关系的共存需求,以家庭关系为中心的社会结构最优策略是双向缠绕。也就是一开始子女以我们为中心偏离震荡,逐渐过渡到我们以他们为中心震荡,并逐渐缩小震幅直至消亡。至此,完成一次完整的相互缠绕。在这期间还有基因迭代延续以及多中心构成等因素,所以最终所呈现的形态并不一定是固定波形。另外,也存在时空延滞、增熵损耗以及消亡断点等问题,导致各组缠绕形态各异。

2.独立与平等。

前些天,有一次半夜女儿总是频繁醒来喝奶,可能是由于白天太兴奋玩过了,没喝两口又疲惫睡去。几次折腾,夫人有些恼火对她说“你给我好好喝完再睡”。当时我就提醒她了一句“注意你的情绪表达,假设老了她以这种语气对你?”。是的,从母亲的角度我能理解她的辛劳,但不能因为我们的辛劳或者我们对孩子有压倒性的优势而放任自己的行为。

独立是一种边界清晰的意识,是戒律分明的自我控制。我们的辛劳只是我们多了一个孩子的负担,这是角色情景层面的纬度。但是作为孩子她也是一个个体,就生命而言我们只存在时间差,本质上我们是平等的。生命客观上是独立的,从客体的角度上他们生而平等。因为平等,也就有了自我“独立”(意识人格)塑造的诉求。这种独立表现为我们对其他生命个体的尊重。

3.爱与分享。

最近女儿会把她找到的所有东西拿过来给我玩,包括她最喜欢的小熊。我知道她是爱我的。虽然她世界里的东西并不多,但是她把所有的都给我了。如果非得要给基因延续加上价值意义,那莫过于爱。爱的最高形式是相互陪伴共同成长(探索)。

孩子,虽然你可能还什么都不懂,但是你以本真的表达给予我对生命的感悟,谢谢你!

相关文章

  • 以子为师一

    1.生命缠绕。 女儿不满周岁,从出生开始抱在手里,到她可以独自坐着玩耍,慢慢地学会爬行、练习扶着桌椅站立。随着技能...

  • 以子为师四

    1.千人千样,我们只是基因巴士。儿子出生,产房门口。相较于当时女儿梨花带雨被护士抱出来,我喊了她一声的嫣然一笑。儿...

  • 以子为师五

    1.公法、私罚 女儿两岁半,正经历第一个叛逆阶段,个性越来越鲜明也越来越调皮。虽然我不推崇暴力教育,但如果必要也不...

  • 以子为师 二

    1.拒绝 近段时间女儿能明确表达拒绝,这是个体主观意愿进行选择的基础。选择是一个非开放性延伸,而是一种终结导向。所...

  • 以子为师三

    叛逆期,基因突围 女儿进入她人生的第一个叛逆期,对除了她需要或感兴趣的安排全部否定并另行选择。这对我们原来的行为路...

  • 以子为师六

    1.晚上回家,打开房门女儿迎过来跟我说:爸爸我保护一块面包等着给你哦。女儿最喜欢吃面包,她妈妈本来就给的不多她还专...

  • 以子为师七

    1.每天回家儿子女儿总会高兴冲出来帮我开门。女儿大了情感表达上开始有点腼腆,儿子就直接很多。有时候会给我看刚获得的...

  • 以戒为师,以苦为师

    今天既是母亲节,也是释迦摩尼佛的圣诞日。是提醒我们每天以戒为师,以苦为师的日子。 看过《佛陀》电视剧的都知道,佛陀...

  • 以儿童为师、自己为师、同事为师

    [红顺视点]:以儿童为师、自己为师、同事为师 一一暑假教师培训还可以这样创意 一、以儿童为师一一学生培训老师 1、...

  • 以戒为师(一)

    戒在我在 ...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以子为师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luqv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