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起一句话:为什么知道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是不是有一点似曾相识的感觉,曾经刷屏朋友圈,也成了不少写手的热点话题。
很明显,能被这么多人关注,一定是引起大家的共鸣了,因为身边这样的人不在少数,一定也有不少人“中枪了”
这样的人有个通病,大多在朋友圈里特别“上进”,要么买了本书秀一下,要么报名参加个微课,或者买套哑铃向全世界宣布:健身模式开启。
结果如何呢?
真正成长的寥寥无几,大多数还是老样子。
为什么会这样呢?
对那些没什么起色的大多数人来说,成长并不是他们的刚需,他们的刚需其实不过是刷存在感,他们追求的不过是当下努力的这个状态而已。
也就是说,这类人仅仅是停留在表面形式上,却不愿真正的去践行,就这样,知道再多的道理,对他们来说无非就是多了一项炫耀的资本而已。
报了那么多微课,象征性的听一点,也不记笔记,甚至屯课不听课,买了那么多书,买了不看,拍完照后发朋友圈坐等点赞。
对那些极少数真正成长的人来说,成长是他们的刚需,他们完全把注意力放在自己的成长上,即便是获得了一定的成功,他们也很少会拿来炫耀,因为他们大多都有以终为始的心态。
这两类人的差别很明显,最根本的就是他们的刚需不同。不同的刚需造就了他们截然不同的学习习惯,结果可以说是天差地别,可见对于自己的成长来说培养正确的刚需有多么重要。
说到这你也许会问:我也想成为后者,那么我该如何培养自己正确的刚需呢?
其实这也并不难,把这几点作为自己的刚需,你一定会得到不小的改变。
1
耐心
无论是想做成任何事,耐心都是必不可少的,想想看,哪个成功者不是经过了长期的积累才有所成就的。
想培养好的习惯更是如此,无论是学习习惯,还是生活习惯,这都是需要长久保持的。
当你真正把耐心作为自己的刚需的时候,你也就不会有那种急于求成,却求之不得而放弃的那种状况了,如此一来你也就不会再痴迷什么21天习惯养成法了,因为对你来说,这是生活的常态。
2
活在未来
如果你想让自己未来变得更好,你必须以一个成长性的心态来看待自己,这样,你会自然而然的为你的未来描绘一个更出色的自己,你也就会照着这个方向而努力。
随之而来的,就是你会迫切地希望改变现状,“改变现状”也就成了衍生出来的另一个刚需,你之后一定会戒掉自己一切不好的习惯,把注意力聚焦在自己的成长上,与你的目标相关的好习惯也就自然而然的养成了。
3
走出舒适区
想要真正成长,必须把走出舒适区作为自己的刚需,因为你总是做自己能力范围内的事,周而复始,时间再长也不过是在干耗时间而已,根本不会得到任何改变。
想起《刻意练习》这本书里所讲的那样,走出舒适区,主动为自己提高难度,刻意练习,当你真正把这个作为刚需长久地坚持下去,一个更好的你也就随之而来了。
当然了,说真的做到这些的确不容易,否则也不会只有少数人成功了,何去何从,这完全是你自主选择的结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