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罗汉的传染

作者: 黄泰 | 来源:发表于2019-09-19 15:13 被阅读0次

在古印度,有人像佛陀一样修成了阿罗汉,但却是非常之沉默,从来不像佛陀一样说法,只是静默。这些阿罗汉之所以如此,原因只有一个,他们不善于表达。没什么文化,有的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所以他们说不出什么。但他们是绝对的解脱者,只是他们不能广泛的影响大众,只能影响身边的人,只有长期跟他们相处的人,才能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在这种影响下,有的人也就忽然觉悟了。中国的古人把这称之为不言之教,现代人把这称之为磁场。判断一个人的境界,并不是他说话是否高明,而是他的内在影响力。这种内在影响力是具有传染性的。这就是为什么在佛陀的时代会有那么多人觉悟的原因。

佛陀的言教依然在经典中,但佛陀已经不在了,所以经典对于很多人就变成了空谈。只有人是最有影响力的。一个阿罗汉即使一辈子不说话,也同样能深深影响人,可以把另一个人传染成阿罗汉。其实佛陀也是迫不得已才说话,只是为了完成自己的使命,他说不说话于自己的解脱是毫无影响的。并不是每一个阿罗汉都像佛陀一样博学多才,很多都是没文化的,在那年代这是很正常的。所以他们不知道用怎样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境界,他们顶多只能说,我知道自己已经解脱了。佛陀是一个文学家,所以他才能说那么多,他说的全部都是文学,而不是真实的解脱之道。真实的只能是意在言外。那不善言辞的阿罗汉无法这样巧妙的表达,他们只能像大树一样沉默。所以后世就有一个误解,认为阿罗汉是自私的。其实不是这样,只是他们不想无事生非而已。

我的心不沾染什么,就没有什么能污染我,这样我就是解脱的,我就不会受到生死轮回的伤害,这样我就把话说完了。我还需要说什么吗?你可能还会一口气向我提出一百个问题,但是很抱歉,我的心中并不存在这些问题,你可以咄咄逼人,但这些问题却完全逼迫不了我,我的解脱只来源于直接经验,那是第一手的,是间不容发的,我并不需要其他什么来证明。我之所以沉默,是因为我不知道语言有什么作用,语言除了是游戏还能是什么?当然语言也可以是世上最大的迷惑,事实也正如此。所以我不说什么道理,我只看重缘分。后来这也成了中国禅宗的传统。只看重缘分,绝不大张旗鼓的搞什么普度众生。这就让禅宗蒙上了山林隐逸的色彩。

历史上有些禅师一辈子也没让几个人觉悟,因为他们基本上是被动的,不会觉得这有什么遗憾,因为缘分就是这样子的,如果没有缘分,你即使在电视上直播一辈子也是徒然。所以会说的跟不会说的,其实差不多。沉默。沉默并不意味着一无所有,在沉默中有透顶的无聊,也有绝对的解脱。对于一个没有解脱的人,他要不断的说服自己让自己获得一时半刻的心安。对于一个解脱者,他不需要对别人说话,也不需要对自己说话,因为他的自在是没有任何理由的。这样的静默具有传染性。

相关文章

  • 阿罗汉的传染

    在古印度,有人像佛陀一样修成了阿罗汉,但却是非常之沉默,从来不像佛陀一样说法,只是静默。这些阿罗汉之所以如此,原因...

  • 四果罗汉

    阿罗汉者。能飞行变化。旷劫寿命。住动天地。 ‘阿罗汉者’:怎么叫阿罗汉呢?方才说的四果阿罗汉,到这种阿罗汉的位置上...

  • 认识佛教里的阿罗汉

    罗汉,是阿罗汉的简称,小乘佛教修行的最高果位就叫阿罗汉果。 修持佛法的人达到了脱生死,即不再生死轮回就叫阿罗汉。 ...

  • 阿罗汉

    【心赏】特别喜欢并且欣赏,甚至可以说是羡慕画中人物呈现出的状态:不急不躁、活在当下、怡然自得、荣辱不惊、轻松散淡。...

  • 《金刚经》 第九品 一相无相分 (二)

    须菩提。于意云何。阿罗汉能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实无有法。名阿罗汉。世尊。...

  • 大阿罗汉的水平

    大阿罗汉的水平 1 金刚经中描述了极品阿罗汉的水准:得无诤三昧,人中最为第一! 也就是说,阿罗汉在佛教里是无争议的...

  • “阿罗汉”的故事

    看过《济公传》的人都知道,济公是降龙罗汉转世。很多寺庙也有罗汉堂,供奉了十八罗汉、五百罗汉等。那什么是罗汉?罗汉是...

  • 心中的阿罗汉

  • 阿罗汉的概念

    印度佛教经典,翻译到我国。 有五种的内容不能翻译。第一尊重不翻,例如般若两个字。如果翻译为智慧就不够尊重。所以经中...

  • 金刚经:阿罗汉不执自己是阿罗汉是真阿罗汉!

    《金刚经》:“佛说我得无诤三昧。人中最为第一。是第一离欲阿罗汉。世尊。我不作是念。我是离欲阿罗汉。” 《金刚经》阿...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阿罗汉的传染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yide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