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时常在想,对待同一个人或者同一件事情,为什么人们的看法会截然不同?有人说是因为价值观不一样,有人说是因为看问题的角度不一样,有人说是因为对人或事了解的程度不一样。价值观关乎立场,角度关乎视野,了解程度关乎真相。
实际上,每个具有正常行事能力的成人都有自己的价值观,都会有自己看人对事的立场,这大概就是人的局限性;而看问题的角度则反映了一个人的生命境界和广度;对人或者事情的了解程度,则决定了能否知道真相的可能性。
斯宾诺莎曾说:‘’对于涉及人类事物的东西,不要笑,不要哭,不要生气,要理解。‘’所谓理解就是怎么去看?虽然人这一生需要理解的人类事物有千千万,但在我看来,生与死是最根本的大问题,谁也无法回避。“自由人最少想到死;他的智慧,不是关于死的默念,而是对于生的沉思。”这是斯宾诺莎一生都坚守的诺言。面对迫害,他始终心境平和,面带微笑,甚至在死神来临的那一刻,也是与朋友从容地谈着伦理学的问题。人如果不是猝死,当真正地面对死亡的时候都会有无限的恐惧,都会经历痛苦、艰难的心路历程,而斯宾诺莎却能坦然地面对死亡。
当我们能够看透生与死的时候,才是对生命真正的理解。唯有这个时候,人才能抛开立场,面对生命本身去理解;才能提升生命的境界,站在高远之处去看待人类事物;才能不被暂时的表象所迷惑,不断接近真相,发现真理。
孔子、老子、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斯多德、爱因斯坦、贝多芬、莫扎特……都是这样的人,那么普通人怎么办?在我看来,未必一定要成为名人,这由不得你,但可以成为明人,明白生命的真谛,理解人类事物的本质,让灵魂获得自由,让心灵吐露出芬芳,这也许就是人活着的意义所在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