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进步主义教育哲学主要有哪些基本观点?结合教育实际,谈谈你对进步主义教育哲学的理解和认识。(40分)(谈谈如何客观、全面地看待进步主义教育哲学的积极意义及其不足。)
进步主义的基本观点有:(一)对教育的根本看法1.教育即生活,而不是生活的准备
2.教育即生长
3.教育即发展
4.教育即经验的改造或改组
(二)教育目的论
(三)课程论
(1)课程应该以儿童的活动为中心。
(2)课程的组织应该心理学化
(四)教学方法论
1.问题教学法 2.设计教学法
(五)教师的作用在于建议和劝告
(六)学校的职能是鼓励合作而不是竞争
评分要求:上述基本主张全面,适当分析阐述得当(20分);联系实践具体、恰当,对积极意义和消极作用的分析比较全面\到位(20分)。
二、要素主义教育哲学主要有哪些基本观点?你是否赞同要素主义的这些观点?为什么?(40分)
1、教育目的
宏观的目的 传递人类文化遗产的要素和核心
微观的目的 帮助个人实现智慧和道德的训练,使人的理智和人格得到和谐的发展。
2、课程论
恢复各门学科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并按照严格的逻辑系统编写教材。
3、教学论
教学的过程就是心智训练的过程。
第一,要求学生刻苦学习,而且往往要强迫自己专心致志。
第二,要严格学业标准。
第三,不排除灌输
4、教师与学生
教师应该成为学生心目中的专家、权威。教师应该处于教育过程的中心地位。
5、天才教育
理想的社会是最有天才、最有才能的人居于顶峰的社会。学校应该提高智力标准,真正的教育应该是发展人的智慧力量。主张按学生的能力分班,按照学生的学习成绩编班。
评分要求:上述基本主张全面,适当分析阐述得当(20分);对要素主义的分析准确,有针对性(20分)。
三、通过学习和思考,谈谈你的教育主张(你的教育哲学)。(20分)
教师个人的教育哲学是教师个人在长期的学习与实践的基础上积累而形成的对教育的基本看法,是教师的教育理想、信念的集中与浓缩,是全部教育工作的出发点与归宿。它对一个教师的教育行为或教育生活起着重要的制约和影响作用,是教师根本的教育观念,是一个教师从事教育工作的灵魂所在。教师个人教育哲学的内容包含三个层次。
1.教育理念
教育理念是指一个教师对教育的根本看法或对教育的终极追求,是教师全部教育行为理论上的基本出发点。它与哲学观具有同构性,一方面受哲学世界观的影响,即有什么样的哲学观就有什么样的教育理念;另一方面它又与教育实践有着密切联系,影响着教师对教育行为的选择。
我个人认为,教师的教育境界可以区分为三个层级,即功利的境界、道德的境界和审美的境界。
2.教育观念
教育观念是教师在哲学层次的教育理念影响下形成的一系列对教育问题的看法,对教师的教育行为起具体的指导和影响作用。教育观念主要包括教师个人所持有的发展观、学生观、知识观、质量观等,这些教育观念影响着教师对教育行为的选择。
(1)发展观。所谓发展观就是教师对学生的身心发展所持有的认识。教师要在关注学生掌握知识的同时,更关注通过知识的掌握让学生智力和能力甚至情感和个性都得到发展。(2)学生观。学生观是教师对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的一种基本认识。当代教育应该采取人类模式,即将儿童看成是具有独立个性和充满创造性的个体,良好的教育是为儿童的个性发展和创造性的发挥提供最大的可能性,在这样的教育模式下,人才能发展成为真正的人。(3)知识观。知识观是教师面对人类积累起来的知识体系的再认过程,同时也决定了教师以什么样的方式去传授知识。学生的知识增长方式并非线性积累,而是非线性的转化。我们的教师如果只知道按照传统的知识观给学生灌输所谓权威知识,他将会窒息探求知识和重组知识的鲜活的生命,学生同样会遭到不幸。
3.教师形象
教师个人的教育哲学的第三个层次是教师对自己作为教师的形象的认同,并在个人的教育行为和教育生活中去追求、去实现对自我形象的塑造与建构,是教师实现个人价值的理想目标。
关于教师形象,在我看来,当代教师形象应该是一个真正的知识分子形象,他富有知识,不盲从,也不偏执,还富于批判精神,更敢于超越自我和自我实现,在引导学生健康、全面发展的同时,也不断地追求和实现自身的价值。在这样的教师引导下,他的学生才有可能形成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他的学生就更能够主动地去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以这样的教师形象形成的师生关系是一种“交互主体性”的师生关系,教师和学生在交往和对话中实现沟通和理解,达到共同发展和提升的目的。
阐述个人的教育主张,思路清晰,有一定的逻辑联系,内容正确。(20分)
一、永恒主义教育哲学的基本主张是什么?联系实际,谈谈你对永恒主义教育哲学的理解和认识?(40分)
一、教育的本质和目的是永恒的、不变的。教育目的分为两级
二、教育与社会
由于科学主义的盛行,西方社会面临着崩溃的危险。而拯救社会危机的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恢复西方的伟大传统,由道德、智慧和精神的力量来对社会加以改造,恢复以哲学而不是以科学为定向的社会。只有自由教育才能担此重任。
三、课程
高等教育的名著课程和教材
四、教学
1.教师和学生的关系
教师既不是给学生提供知识的源泉,也不是文化遗产或历史传统的传递者。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是第二位的。
根源在于永恒主义对于学习活动本质的理解。
2.教学方法
永恒主义表现为反对灌输、严格要求、沉思等。具体说来,永恒主义教学方法最有特点的是苏格拉底的问答法和读书。
评分要求:上述基本主张全面,适当分析阐述得当(20分);对永恒主义的分析准确,有针对性(20分)。
二、存在主义教育哲学的基本主张有哪些?你认为存在主义教育哲学的主张是否合理?为什么?(40分)
一、教育目的
教育的目的就是使每一个人都认识到自己的存在,并形成一套不同于他人的独特的生活方式。教育就是要使学生养成正确地对待生活的态度:真诚、选择和决定、责任感。
二、课程
存在主义认为,确定课程的依据不是客观的知识体系本身,而是学生的主观性,是学生个人自我实现的需要。
人文学科应该在课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三、教师和学生
在尊重学生的主观性、强调学生的个人选择和责任的主张下,存在主义认为,教师要发挥自己在教育过程中的作用,应该既要有所不为也要有所为。有所不为,是指教师不能作为学生知识和道德的源泉或输送者,也不能作为他们的监督者。有所为,是指教师一方面要尊重学生的主观性,把学生当作一个人而不是物来看待,同时又要维护自己的主观性,使自己作为一个自由的人来行动。
根据存在主义的观点,学生在教育过程中处于选择而不是模仿和服从的地位。
在教育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决定学什么,而且可以决定学多少。学生学习的目的,也只是为了充实个人的存在,追求个人生存的真理。在教育过程中,学生只须对自己而不是老师负责。
师生关系
布贝尔认为,“我与你”的关系真诚地体现了两个具有主体性的人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也可以叫做“对话”或“交流”。教育中师生之间的对话和交流对于实现教育目的,使学生实现真正的自由是至关重要的。
四、教育方法
1.苏格拉底方法
苏格拉底方法不是把现成的知识以某种方式传授给学习者,而是从学习者那里引出知识,并由学习者自己决定和选择,学习者获得的是自己的知识。同时它也可以使人认识到在人的存在中必然会遇到的道德难题,以及自由选择的责任。
苏格拉底方法通过教师的发问来激发并引导学生的思考,有助于师生之间建立真诚的关系。
2.个别化教育
无论是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或是教学进度方面,都要有很大的灵活性,不可整齐划一,也不能用一个统一的标准对学生提出学业成绩的要求。
评分要求:上述基本主张全面,适当分析阐述得当(20分);对永恒主义的分析准确,有针对性(20分)。
三、通过学习和思考,谈谈教育哲学与日常教育实践工作的联系。(20分)
教育哲学研究是理论研究,但这种理论研究不是凭空构造,不是对于非人间事物的“沉思”,而是对于有关人的根本问题的探讨,是对应然教育的追寻。它虽不直接指向实践中的具体问题,但它的基本立场建立在对现实的浓烈关怀上。任何认为教育哲学脱离实践、不能指导实践的看法都是功利性的短视行为,只看到了教育中的问题,没有看到整个教育的困境;只关注教育的实然,不问教育的应然。教育不是简单的一朝一夕的知识传授活动,不是解决教育中的一个又一个事实问题,它关怀的目标是个体终身的幸福和整体恒久的幸福。这是一个理论问题,所以必须以理论的方式来解决。前已指出,理论本身就是“参与事件,出席现场”,只是这一事件与现场不是生活中随机接触的事件和日常的活动现场,而是与人类实践和人的行动方式根本相关的事件或现场。教育哲学的研究就是这样一种理论探讨,它关注实践,但不沉浸于实践中的具体事件,后者是需要实践自身来解决的问题。它向我们昭示什么是值得追求的教育,什么是人值得过的生活,什么又是人之为人必须具备的,如果说这些问题是脱离人的实践的,那只能说明实践自身已经败坏了。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教育哲学研究既是理论的,也是实践的,是理论与实践统一的体现。
对教育哲学与教育实践之间关系的阐述,内容正确,思路清晰,有一定的逻辑联系。(20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