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是纯真的、可爱的,对每个父母来说,孩子是上天赠与的最好的礼物。可是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会变得调皮,不听话,这时候,父母的内心是暴躁的,冲动之下,可能会说出很多口不择言的话,给孩子的内心带来伤害。
”我不要你了。“
这是对孩子伤害最大的一句话。
前段时间,我的闺蜜和我分享了她儿子小宝的一件事:小宝平常很乖,但一到吃饭的时候就很调皮,每次吃饭都很艰难。一次吃饭时,小宝又双眼只盯着电视,或者双手摆弄着玩具,饭都喂到了嘴边也不愿意张口吃。小宝妈就生气了,直接拽着女儿到了家门口,然后“砰”的一下把门关上了。任凭小宝在外面哭着喊妈妈,也没给开门。小宝门外哭,小宝妈门内哭。最后还是小宝爸加班回来把小宝抱到了屋里。
一进屋,小宝就哭着扑到了小宝妈的怀里,说什么也不放手。等哄好后,和小宝说什么条件她都答应。小宝说,只要妈妈要她,她以后一定会乖乖的。然后,真的乖乖的吃完了这次饭。之后的好多天,小宝都特别粘妈妈,一看不到人就哭,情绪也变得特别敏感。
小宝妈在和我说起这件事时,都忍不住红了眼眶,她说:通过这件事,我才发现,原来小朋友特别怕妈妈不要他,“我不要你了”对孩子是个很大的创伤。之后,我再也不当着孩子的面说这句话了。
“我不要你了”,虽然对你来说只是气话,但对孩子来说,却是场灾难,他们害怕被抛弃,害怕失去最熟悉的人。
那么,被父母”抛弃“的孩子会怎样呢?
一种是变”乖“了。他们压抑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想要出去玩却不敢说,因为妈妈喜欢乖宝宝;想要吃零食也不敢说,因为妈妈喜欢乖宝宝;想要玩具也不敢说,因为妈妈喜欢乖宝宝。
”因为妈妈喜欢乖宝宝“成为了孩子心中衡量事物的天平,也成为了孩子心中的魔咒。
可是,这只会导致孩子的自我价值感低。自我价值感低的人永远无法让自己满意,内心总是绷着一根弦,直到绷不住那天。
另外一种是”叛逆“。
”因为你不喜欢,你不要我了,那我就更加调皮捣蛋,让你注意到我“。这就是叛逆孩子的心理。
父母的冷漠对待,会让孩子发狂。为了拉回父母的注意力,孩子可能会采取更加极端的方式——淘气、作、闹。
这时候,父母会对孩子更加失望,把孩子推得更远,孩子为了吸引注意力,会更加顽劣,导致了恶性循环。
要知道,对于孩子来说,父母就是他的全世界。如果全世界要抛弃他,对他心理上造成的创伤,甚至会影响他的一生。
为了孩子,请不要再说:我不要你了”。
你要做的是,通过言行,让孩子感受到:不管怎样,我都爱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