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道德经》中的智慧国学与传统文化
解读《道德经》之20-1:唯阿美恶

解读《道德经》之20-1:唯阿美恶

作者: 橡木桶 | 来源:发表于2018-09-29 11:40 被阅读0次

研读《道德经》,领悟老子思想,探求核心算法,洞察人间百态

“唯之与阿,相去几何美之与恶,相去若何”出自《道德经》第20章,意思是说:唯命是从和阿谀奉承,相差什么?受人赞誉和令人厌恶,相差什么?

唯命是从是遵守,阿谀奉承是争宠,貌似区别不大,其实天壤之别。惟命是从,是认同观念,明白任务,执行到位,是忠诚尽职的表现;阿谀奉承,是观念相左,不管任务,一昧讨好,是私心谋利的手段。赞扬夸奖是吹捧,恶语指责是棒喝,貌似天壤之别,其实作用类似。赞扬夸奖,是观念认同,正面鼓励,顺势赞许;恶语指责。是观念相左,指责埋怨,反面提醒。

凡事都要洞察内心动机,凡事都要理解实际作用。应该学会全面思考问题,整体明白情景,完整处理事务。对惟命是从的,要给予肯定并引导适度灵活机动,对阿谀奉承的,要适度忽视并引导对事不对人,对言燕赞美,要表示感谢并引导直言不讳,对恶语指责,要宽恕忍耐并引导积极建议。

人们都有七情六欲,都有不同视角,不同的表达方式,多样的情绪特征,都是人之常情,社会现实,关注动机和效果,而不是鼓励或压制表达方式。这些都是领导需要具备的心理素质。

封建王朝通常都是偏爱阿谀奉承,打压批评指责,造成帝王孤陋寡闻,奸佞当道,最后祸国殃民,不是君王不懂道理,而是体制和基因要求他们必须这样做,开明领导,多数是赞赏忠于值守官吏,犯颜进谏的谋臣,齐心协力,兼听则明,结果国强民富,齐心协力,公平开明是时代的要求。

老子在两千多年前,给我们的提出的问题,“唯之与阿,相去几何美之与恶,相去若何” 值得深入思考,老子没有给出标准答案,正是睿智和聪明的表现,因为“道可道,非常道”这是一种无为思想的核心精髓,也是老子思想千秋万代永放光芒的方式。

每天一句,每日一理,感悟智慧,享受生活,我是橡木桶。

相关文章

  • 解读《道德经》之20-1:唯阿美恶

    研读《道德经》,领悟老子思想,探求核心算法,洞察人间百态 “唯之与阿,相去几何美之与恶,相去若何”出自《道德经》第...

  • 20-1 唯之与阿相去几何

    20-1“唯之与阿相去几何善之与恶相去何若” 出自《道德经》第二十章,意思是说:服从和逢迎差别有多大?行善和作恶差...

  • 《道德经》读书笔记(20)

    雪漠《老子的心事》(雪煮《道德经》)开启《道德经》解读新视角。 原文: 唯之与阿(ē),相去几何?善之与恶(è),...

  • 百字瞻瞻44:绝学无忧。为之与阿,相去几何?

    ————道德经与孩童生长 绝学无忧。唯之与阿,相去几何?美之与恶,相去几何?人之所畏,不可不畏。————《道德经 ...

  • 品味《道德经》之二十

    品味《道德经》之二十 【原文】 唯 之 与 阿 , 相 去 几 何 。善 之 与 恶 , 相 去 若 何 。人 之...

  • 《道德经》读书笔记(15)

    雪漠《老子的心事》(雪煮《道德经》)开启《道德经》解读新视角。 【原文】 古之善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唯不...

  • 解读《道德经》之20-1:绝学无忧

    “绝学无忧”出自20章,意思是说,放弃学习就会无忧无虑。学习可以获得知识,有了知识就会摆脱愚昧,获得更好的生活,但...

  • 道者无羁

    走马观花道德经(20) 20.道德经第二十景点——无忧之门 道德经第二十章 众人皆醒我独醉 绝学无忧。 唯之与阿,...

  • 狂舞|〔3〕古人的智慧

    每天背一章道德经,今天到了这里。 绝学无忧。 唯之与阿,相去几何?善之与恶,相去何若?人之所畏,不可不畏...

  • 《道德经》第20章

    表白心智向师父,平凡快乐真开悟。 少私寡欲抱素朴,绝学无忧自画出。 异化之学致忧扰,泛滥成灾人心孬。 美恶唯阿相去...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解读《道德经》之20-1:唯阿美恶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mcvo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