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苏东坡传读后感

苏东坡传读后感

作者: 深信文秘黄乐平18 | 来源:发表于2018-12-09 21:09 被阅读0次

  《苏东坡传》,非简单之流水帐,更非采用“春秋笔法”,而是林语堂先生阅读大量资料,包括苏东坡的札记、诗词、私人书简等后所着的传记。我心度之,是否林先生与苏东坡有诸多相似之处,不然为何其言己了解、喜爱苏东坡,而又能将《苏东坡传》写得如此色彩鲜明、感情丰富。

  观苏东坡一生,无法不对其才智赞叹不已;而其言行、诗词、幽默,无一不是其才智的体现。

  苏东坡是幽默的。某次与王安石谈及王之所谓“字源学”时,引用《诗经》中“鸣鸠在桑,其子七兮”,并父母共九只鸟,以王安石的方式来向其解释为何“鸠”为“九”、“鸟”二字合成,实为嘲讽;后某次更戏谑王安石曰“‘波’若是‘水’之‘皮’,则‘滑’就是‘水’之‘骨’了。”即使在被贬至缺医少药的海南之后,对朋友僧人参寥的关心,他仍在回信中说“但若无医药,京师国医手里,死汉尤多。”以此来告知朋友不必担忧。

  苏东坡是热爱生活的。其余不必说,仅在美食方面,就有轶事、传说数桩。他自己研究烹饪之法、自己酿酒,更是留下了“东坡肉”、“东坡壶”以传后世。他在诗词中,也多次提及美食--“无竹令人俗,无肉使人瘦,不俗又不瘦,竹笋焖猪肉”、“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等等,不一而足。

  苏东坡是感情丰富的。他的《江城子》一词,“十年生死两茫茫”,对其亡妻寄以情思,与其“大江东去”风格迥异,凄婉哀伤。在朝云因瘟疫早逝后,他在《朝云墓志铭》和《悼朝云》一诗中,均表达了深切情爱与伤痛,后来更在《西江月·梅花》一词中,以梅花象征朝云,既似写花,又似写人。

  苏东坡是刚直的。尽管有过数次因诗而被捕、受审,但他仍然不改犀利词风。好友刘恕罢官出京时,他写诗讽刺“群乌未可辨雌雄”,后又写“犹诵麦青青”,对官场荣耀表示鄙夷之意。在某次刚刚被释出狱后,即写诗两首,随后自己也掷笔笑道“我真是不可救药!”

  苏东坡也是幸福的。他一生交友无数,知己遍天下,兄弟情深,妻妾对其关爱有加。尽管不如意事众多,如朝云笑言其“一肚子不合时宜”,但他的生活又怎可不称为过得快乐呢?

  如林语堂先生所言,苏东坡“像一阵清风过了一生”,“根本是他本性的自然流露”,“他的肉体虽然会死,他的精神在下一辈子,则可成为天空的星、地上的河”。谁说不是呢?仅此感怀东坡居士这位旷古奇才吧!

相关文章

  • 东坡心:随遇而安

    东坡心:随遇而安 ---------《苏东坡传》读后感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水光潋...

  • 我心安处即为家

    我心安处即为家 ――《苏东坡传》读后感 对于至今光耀千秋的苏东坡而言,也许我这个千年后的读者真的该...

  • 暑假

    西游记,水浒传,诗经,楚词,追风筝的人,泰戈尔诗选,苏东坡传。 1.写三篇读后感,不少500字 2.数学衔接 3....

  • 2019-03-14

    《苏东坡传》读后感 苏东坡是我国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书画家。在唐宋八大家之中,苏洵父子三人占了三个,这是何等...

  • 苏东坡传读后感

    浩然之气 快意人生 这半年时间在晚上睡前断断续续读完了林语堂先生的苏东坡传,读完之后还是不过瘾,在这段...

  • 《苏东坡传》读后感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这句千古名句便是一位名留青史的诗人---苏轼所写。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又...

  • 《苏东坡传》读后感

    从小就开始学苏东坡的诗,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忧愁,大江东去浪涛尽的气势无不流露出诗人的豪迈奔放。可我对苏东坡的...

  • 《苏东坡传》读后感

    其实,平心而论,在老师让我们阅读人物传记时。我的内心是拒绝的,印象中人物传记大多枯燥无味,更别提是据我们千年的苏轼...

  • 《苏东坡传》读后感

    不知道为什么,我其实不怎么会看传记,因为我觉得了解完一个人的一生之后,会突然感到惆怅和不舍。就仿佛自己参与了他的一...

  • 《苏东坡传》读后感

    断断续续读完了《苏东坡传》,为苏轼所倾倒,也敬佩作者林语堂先生的才思。这本书初读有点晦涩,但并不难懂,大概是作者引...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苏东坡传读后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qokh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