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些人眼里,觉得难的东西是有用的,比如说数理化医,主要是因为感觉这是有门槛的,特别像医生这种,想做医生从大学到博士可能最少都要八年,这就是门槛,不是人人都能做的,自然也不容易被人取代,而那些听起来容易的东西,特别是不容易量化的东西,则很容易被人忽略,比如说很多人眼里高中的文科就是背书,没有什么技巧和含金量。
“难的就是有用的”这个观点一部分是对的,知识是越学越深的,不管什么样的知识,学到后面都会越来越难,而随着社会竞争的越发激烈,只会一些表面的东西是远远不够的,势必要往艰深的地方突破,人们对于“困难”的东西是有追求的,有征服欲的,Python火的时候,很多人都学这个,有些是为了找工作,有些则是爱好和想要挑战的心理双重驱动,在很多学生的眼里,数学、计算机专业,无论深造还是就业都是非常优势的学科专业。相反,哲学这听起来是不是就很“无用”,但是,这个观点太过于粗暴了,“文”的东西它有它独特的意义在,人人都会写几句话,写几篇文章,人人也都会看看电影看看书,看似门槛不高,但"审美"是有门槛的,能不能鉴赏好的作品,能不能体悟文化的内涵,能不能感受到社会蓬勃的生命力,能不能察言观色,能不能与他人共情,这些听起来玄而又玄,虚之又虚的东西,比起能量化的科学而言,反而更难以琢磨,研究。
有用无用是一个层面,能不能享受也是一个层面,无用的事也可做,有用的事也可不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