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教育婚姻育儿读书
慢慢来,静等花开――《孩子 你慢慢来》读后感

慢慢来,静等花开――《孩子 你慢慢来》读后感

作者: 银叶书生 | 来源:发表于2017-05-28 23:03 被阅读597次

刚进入教育行业没多久的时候,有段话让我深受震撼:

每个孩子都是一颗花的种子,只不过每个人的花期不同。有的花,一开始就会很灿烂的绽放,有的花,需要漫长的等待。……相信孩子,静等花开。也许你的种子永远不会开花,因为他是参天大树!

这两天在读龙应台的《孩子 你慢慢来》,“慢慢来”,这是龙应台的教育节奏。

1.一只老鼠

书中有一篇名为“一只老鼠”。龙应台的儿子因为只得到老师给的“一只老鼠”印章而被她要求重写一行字,于是安安咆哮了:

为什么我要再多写一行?你总是要我写得好,写得漂亮,我只是一个小孩,我没办法写得像你那么好――
你总要我得两只老鼠三只老鼠,这么好那么好,我有时候也要得一只老鼠――我也有权利得一只老鼠,就得一只老鼠呀……

难得的是龙应台沉默后,就应下了这话,一只就一只,去玩吧。

现下,似乎不管是老师,还是家长,大部分人的面孔是焦躁的,急切的。

“慢慢来,那不是要输在起跑线上了吗?!”“今天老师表扬他了,得了5个五角星(^O^)……”“我们送她去古筝班了……”

常说“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其实这是否只是成人自己的无能,所以将期望值强加于子女身上,然后以“爱”的名义捆绑孩子,最终奢望将其打造成自己炫耀的资本。

书中安安喊出了作为一个“人”该有的权利和尊重。但是的确年幼的孩子还没有能力和自控力明确什么是对自己好。所以才需要家人的“明事理”,家庭教育永远排在第一位,如何尊重孩子的同时给予一定程度的监督和培养其良好的习惯?其中的“分寸”,龙应台给我们展示了很好的示范!

2.野趣

慢慢来,静等花开――《孩子 你慢慢来》读后感

本书带来的另一惊喜就是龙应台一直在鼓励或说是放纵孩子们去接触“自然”,释放天性。比如她会放任孩子在草地上爬行;认真地和孩子讨论喜鹊和杜鹃,蹑手蹑脚地摸上阳台看鸟窝;雨后,安安和飞飞各持树枝将路上的蚯蚓挑起抖回草地里;她会忍住害怕,帮助安安和他的小伙伴们解救被卡住的小老鼠;还会买蟋蟀给孩子,试问哪个家长还能如此。仅仅是因为大白天清楚地看见一只刺猬晃过,其他什么事也没有发生,母子俩就能很愉快。更难得的是,这当中,龙应台无意识地灌输了“善良”,孩子们懂得了生命的平等和精彩。比如放生蜻蜓和蝈蝈。

还有一篇关于安安如何将15分钟的回家路走成了一个小时多。龙应台虽然担心,却从未打骂孩子,甚至花时间去“跟踪”、了解背后的原因。这就是她所说的“孩子 慢慢来”吧。我的内心很感动,真好,慢慢来。

我想起我的童年,那时虽然课业重。但也有“撒野的地方”,可以去溪边嬉水,夏天可以抓蝉,可以玩泥土,扔沙包,摸滚躺,各种形式……如今孩子们的乐趣或许只剩下了各种机器上的“屏幕”。

3.生理教育

最后让我吃惊的是龙应台对儿子的生理教育问题,她从来不主动,也从来不回避安安提出的问题。甚至有点“骇人听闻”地允许安安站在医师边一起“观察和检查”她的身体。

当安安和好朋友一起躲房间里彼此研究身体的结构时,她并不大惊小怪,她会认真地和他们讨论区别。所以安安懂得很多,比如月经,比如“蛋”。

4.

书的序前页有这样一段话,也是华安写给龙应台的话:

你可以说:“孩子你慢慢来”,可是有时候,快快地“放手”或许也是必要的。……

在我看来,龙应台已经做到了,她让孩子慢慢来何尝不是一种快快地“放手”?放手让孩子自己去做,去玩,去认识这个世界,并且陪着孩子慢慢来。

慢慢来,静等花开――《孩子 你慢慢来》读后感

成人的世界里“快点!”“我赶时间”“效率高些”并不适用于孩子的教育。我想这本书给我们提供了很多关于教育的思考和启发。愿你“慢慢来”。

2017.05.28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慢慢来,静等花开――《孩子 你慢慢来》读后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vtkf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