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爱阅读,儿子也爱阅读,而这好习惯的养成和父亲的影响是分不开的,他总是在不同的时期给我们推荐好书阅读。
记忆中,小时候别人家的孩子满村疯跑,父亲却把家里炕琴抽屉里塞满了小人书。什么《三打白骨精》、《智取威虎山》、《铁道游击队》、《小兵张嘎》应有尽有。这些小人书牢牢地勾着我的魂,引得不识字的我猫在家里囫囵吞枣地翻看。父亲一有空,我就围着他,让他讲小人书里面的故事。我再出去转述给村里的小伙伴们听,常常驴唇不对马嘴,但也会想办法自圆其说。我现在嘴皮子厉害,和那时瞎编故事脱不了干系。我的阅读习惯也是在那时候由父亲无言的推荐养成的。
上了中学,我迷上了武侠小说,没有钱买就到学校对面的书屋租,看得昏天黑地,学习成绩直线下降。那时候考大学犹如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竞争激烈。我也有了退缩的理由,更加放任自己。暑假回到家,父亲看了看通知书上那可怜的分数,啥话没说,骑车出去了。回来时,手里拿了四本书:《平凡世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他扳着脸,很严肃地对我说,这几天啥也不用干,把这四本书读完,然后告诉他有何感想。
我很不情愿地接过书,硬着头皮读起来。渐渐地,孙少安、孙少平的故事深深吸引着我。虽然他们挣扎在贫困线上,但他们自强不息,靠毅力顽强地与命运抗争,追求自己的理想。保尔·柯察金的成长经历更是震撼了我,将我彻底敲醒。奥斯特洛夫斯基通过保尔告诉我:“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属于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时,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为人卑劣,生活庸俗而愧疚。”我为自己迷恋武侠小说而荒废学业感到羞愧。从此,与武侠小说再见,全身心投入学习中去。
在父亲的引导推荐下,我品读到越来越多的经典书籍,茁壮成长起来。
而今,儿子也渐渐长大。随着网络游戏的盛行,儿子每天一放学,总会拿起手机玩一会游戏。父亲看着很是心痛着急,生怕儿子也染上游戏的瘾。他主动提出来我家带孩子,从最初陪儿子一起翻看花花绿绿的绘本图册,到根据儿子的年龄段和学习需要,推荐他阅读《一千零一夜》、《草房子》、《昆虫记》等。读书逐渐成了儿子生活的一部分。祖孙俩常常在一起比赛背诵诗词,讨论书里的故事。
这不,儿子刚读完《小英雄雨来》,父亲又推荐他读《林海雪原》。父亲说,人不能忘本,多读红色经典书籍好。我小时候看过的书,儿子也要看,传承早已在老父亲的心里扎下了根。岁岁年年,父亲用氤氲的书香引导着我们在阅读中成长。

网友评论